`

【权益及期权策略】海外股指衍生品运行情况月报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月报梳理2025年5月全球海外股指衍生品市场表现,指出受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及欧央行降息影响,全球风险偏好提升,纳斯达克、胡志明和德国DAX表现优异,股指期货对冲成本显著上升,市场流动性回暖。具体市场方面,港股流动性宽松,美股就业数据分化,欧洲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仍存海外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及美国关税不确定性[page::0]。

速读内容


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股指表现分化 [page::0]

  • 5月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解,推动风险资产上涨,纳斯达克指数涨9.6%,胡志明指数涨8.7%,德国DAX涨6.7%。

- 深证成指(1.4%)、恒生指数(1.6%)、沪深300(1.8%)涨幅相对有限。
  • 欧央行连续降息7次提振市场,欧美关税边际缓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股指期货对冲成本显著上升,市场投机情绪活跃 [page::0]

  • 5月对冲成本增加,因月初震荡后指数连续上涨,吸引投机资金。

- 基差整体上行,反映市场中短期波动性提升。
  • 全球流动性边际改善,投机交易活跃。


全球主要市场基本面动态分析 [page::0]

  • 香港:贸易战缓和,港股流动性充分,科技和生物医药板块受益,外资定价权增强。

- 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扭转降息预期,但制造业与消费行业承压,实体经济仍存疲软迹象。
  • 欧洲:通胀回落至1.9%,欧央行降息提升风险偏好,但德国制造业订单下滑和就业减少引发经济复苏忧虑。


风险因子提示与未来展望 [page::0]

  • 风险主要来源于海外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和美国潜在的关税政策调整。

- 宽松货币环境可能维持港股震荡上行,但欧美经济与贸易摩擦将继续影响市场不确定性。

深度阅读

【权益及期权策略】海外股指衍生品运行情况月报 深度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权益及期权策略】海外股指衍生品运行情况月报》

- 作者/发布机构: 权益及期权策略组,智量金选
  • 发布时间: 2025年6月9日,16:50,上海

- 核心主题: 本报告聚焦2025年5月份全球主要股指衍生品市场的运行情况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和贸易政策环境,涵盖全球股指表现、期货市场对冲成本及容量测算、各地区宏观经济及风险因素分析。
  • 主要信息: 5月全球风险偏好明显回升,受中美经贸会谈带来的关税缓和影响,推动多个市场的股指及期货市场活跃度提升。报告着重强调市场流动性改善及股指期货的对冲成本上升,结合各主要经济体基本面的差异阐述未来潜在的市场不确定性与风险因素。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摘要部分


  • 核心论点总结:


- 5月份全球风险偏好回升,主要受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影响,贸易关税矛盾边际缓解,促进市场信心恢复。
- 从股指涨幅表现看,纳斯达克指数涨幅最大(9.6%),越南(胡志明指数8.7%)、德国DAX(6.7%)紧随其后;而沪深市场指数涨幅相对较小(沪深300 1.8%,恒生指数1.6%,深证成指1.4%)。
- 股指期货方面,5月对冲成本明显上升,主因是月初市场震荡,后续迅速拉升引发基差上行和投机资金介入。
- 全球主要市场基本面差异显著——港股得益于港币宽松及外资回流,科技和生物医药股大涨;美股非农数据表现分化,服务业韧性较强,但实际经济存在疲弱隐忧;欧洲通胀率下降、欧央行连续降息,但实体经济复苏乏力且关税摩擦有卷土重来风险。
- 主要风险点为全球经济数据未达预期及美国潜在的关税调整。
  • 逻辑与假设:


- 报告以贸易政策调整作为市场风险偏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假设中美贸易局势改善会持续支撑市场。
- 对冲成本分析基于月初价格震荡和后期价格上涨的结合逻辑。
- 对各地基本面解读结合了流动性因素(如港币利率环境)、就业数据和制造业订单等,体现了不同市场对宏观经济敏感度的差别。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说明



报告第二页(图页1)为“智量金选”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与内容的研究数据和深度分析无直接关系,主要用于读者后续获取更多研究成果与服务,体现报告团队的专业平台定位和信息渠道建设。

---

四、核心数据与趋势解读


  • 全球股指表现:


- 龙头指数纳斯达克上涨9.6%,显示科技及高成长行业受利好政策和风险偏好回暖推动显著。
- 新兴市场如越南胡志明指数表现强劲,说明与美国出口紧密相关的区域市场对政策缓和高度敏感。
- 欧洲DAX指数上涨6.7%,反映政策宽松及关税缓和对传统制造业和出口型经济体的积极影响。
- A股主要指数涨幅较小,1.4%至1.8%之间,说明市场对全球不确定经济数据依然有所顾虑,反应相对谨慎。
  • 股指期货对冲成本变化:


- 5月对冲成本明显上升,因指数先震荡后持续攀升,导致基差走高。
- 这一变化反映市场投机情绪增强,资金活跃,期货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量提升。
- 基差上行可能增加持仓成本,但同时也显示市场活跃度和对未来行情的乐观预期。
  • 基本面差异解读:


- 香港市场: 中美贸易缓和提高外资投资意愿,美元贬值利好港币资产,港股流动性改善使科技、生物医药等板块成为资金焦点。HIBOR利率处于地板状态,为市场提供资金环境支持。
- 美股市场: 服务业就业强劲反衬制造业下降,造成整体经济韧性与疲弱并存,广告数据(ADP)疲弱说明实体经济复苏有限;政策面面临高通胀与利率调整的不确定考验。
- 欧洲市场: 通胀降至1.9%,欧央行主动降息以刺激经济,市场预期降息尾声出现。但制造业订单疲软与就业减少暴露出实体经济挑战,关税摩擦的卷土重来可能进一步抑制企业信心。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风险识别:


- 海外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目前欧洲制造业和就业数据疲软,美国ADP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均提示全球经济复苏存在隐忧。
- 美国关税政策增加: 虽然当前贸易摩擦有所缓和,但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可能逆转目前的风险偏好改善。
  • 潜在影响:


- 经济数据疲软将打压企业盈利预期和市场流动性,可能导致股指调整或波动加大。
- 关税政策变化会直接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相关市场造成结构性风险。
  • 缓解措施:


- 报告未详述具体缓解策略,但通过紧密观察数据变化和贸易谈判进展,投资者可调整对冲策略,应对潜在波动。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较为乐观地强调了《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对风险偏好的提振,但未充分探讨谈判后续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冲突复发可能性,这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中尤为关键。
  • 对股指期货对冲成本上升的解释侧重于市场价格运动和资金介入活跃度,缺少对宏观利率、政策预期等更深层次动因的排查,存在一定简化倾向。
  • 对于欧美经济数据的分析,报告突出了制造业和就业的短期疲软,但对服务业韧性和结构调整带来的潜在积极影响讨论不足,未能全面体现经济复苏的复杂性。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详实梳理了2025年5月份全球股指衍生品市场的多维度情况,核心观点包括:
  • 全球风险偏好出现边际回升,主要受中美经贸谈判带来的关税缓和推动,市场整体流动性和投机热情增强,尤其在科技股引领的美股与新兴出口市场表现突出。
  • 股指期货市场体量与对冲成本明显上升,反映市场对价格后续上行的预期增强,但也意味着波动性加大和基差风险攀升。
  • 各市场基本面分化明显,港股受惠于外资回流和流动性宽松,美股就业数据呈现分歧,欧洲通胀下行但制造业疲软,显示货币政策宽松与实体经济复苏仍有较大缺口。
  • 风险仍然不可忽视,尤其是海外经济数据的疲软和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随时打破当前提振格局。


综上,报告展现出智量金选权益及期权策略组对全球股指衍生品市场动态的细致洞察,提供了详尽的市场回顾与风险提示,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制定操作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

参考文献溯源



本分析所有结论均基于报告第0页“摘要”内容所述信息和数据进行解读整理,[page::0];图表部分说明基于第1页二维码图片内容,[page::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