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权益基金通信、军工仓位占比提升,预期惯性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 $20.4\%$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分析截至2025年8月的市场估值情况,指出沪深300及创业板等主要指数估值处于历史分位不同区间,创业板配置性价比凸显。主动权益基金在国防军工、通信等行业的仓位有所提升。重点介绍多因子量价选股因子及预期惯性因子的构建与表现,尤其今年以来“预期惯性”组合超额收益高达20.4%。多因子量价系列因子具备良好稳定性,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头超额收益达9.46%,量化组合和风格因子表现均较强劲,为主动权益投资策略提供实证支持[page::0][page::1][page::4][page::6][page::8].

速读内容


市场估值与资金流动观察[page::0][page::1][page::2]

  • 截至2025年8月1日,沪深300指数股债收益差逼近均值(5.92%),显示中长期投资价值,创业板估值相对低位,PE与PB分位数分别位于历史较低水平。

- 主动权益型基金新募规模周度达97亿元,国防军工、通信行业仓位有所提升。
  • 创业板指与沪深300的相对PE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创业板配置性价比凸显。




量化组合及风格因子绩效总结[page::0][page::4][page::5][page::6]

  • 方正金工沪深300、中证500、1000、2000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分别为0.43%, 0.27%, 0.30%, 0.47%,预期惯性组合周超额收益1.94%,今年以来预期惯性组合累计超额收益达20.4%,表现优异。

- 主要风格因子中市值、量价因子和分析师预期调整表现良好,分别有17.05%、9.13%、6.53%的多头超额收益。
  • 最近一年沪深300增强组合超额收益达10.75%,显示量化增强策略的稳定超额能力。


| 指标 | 沪深300增强 | 中证500增强 | 中证1000增强 | 中证2000增强 | 预期惯性组合 |
|-----------------|-------------|-------------|--------------|--------------|--------------|
| 今年以来绝对收益 | 10.20% | 12.53% | 19.78% | 35.03% | 28.92% |
| 今年以来超额收益 | 7.15% | 4.02% | 7.82% | 14.04% | 20.40% |
| 最近一年超额收益 | 10.75% | 6.97% | 11.91% | 20.25% | 30.60% |

高频因子低频化及量价因子系统表现[page::6][page::7][page::8]

  • 研究推出包括“适度冒险”、“完整潮汐”、“勇攀高峰”、“球队硬币”等11个量价因子,全部高频计算后进行了月度平滑处理,RankICIR均绝对值超过4,显著选股能力。

- 因子之间相关性较低,有效保证多元化,综合量价因子(正交合成)实现年化49.23%收益率,信息比率4.62,最大回撤-4.84%。
  • 综合因子今年以来多头超额收益9.46%,多空对冲组合相对收益19.67%,且近十年回报显著。


| 因子名称 | RankIC | Rank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最大回撤 |
|-------------|--------|----------|------------|------------|----------|----------|
| 综合量价因子 | -12.64% | -5.48 | 49.23% | 10.66% | 4.62 | -4.84% |

预期类因子表现突出[page::8][page::9]

  • “预期惯性”因子表现持续稳定向上,呈现多空净值和多头超额净值双增长,无明显回撤,今年以来预期惯性因子多空对冲净值稳健提升。

- 另一预期因子“真知灼见”同样取得稳定增长,反映分析师预期调整与动量估值的结合有效提升投资绩效。



风险提示与报告背景[page::1][page::9]

  • 报告基于历史数据,存在历史规律未来失效风险;市场超预期变化以及因子环境阶段性失效均可能影响因子表现。

- 由方正证券研究所量化团队撰写,含深厚多因子研究及基金量化策略开发经验。

深度阅读

【方正金工】主动权益基金通信、军工仓位占比提升,预期惯性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20.4% ——报告详尽解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主动权益基金通信、军工仓位占比提升,预期惯性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20.4%》

- 作者:曹春晓(首席分析师)、陈泽鹏 等
  • 发布机构:方正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2025年8月3日
  • 研究对象:主动权益基金行业配置、量化投资组合绩效及基于量价因子的多因子模型表现

-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沪深300股债收益差逼近均值,仍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 主动权益基金尤其在国防军工和通信行业仓位有所提升;
- 方正金工旗下多指数增强组合超额收益良好,尤其“预期惯性”组合今年以来实现超额收益20.4%;
- 高频量价因子低频化后表现稳定,综合量价因子和预期类因子持续强势,具备良好选股能力。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估值现状分析



1.1 股债收益差及其均值回归特征



报告用沪深300指数股债收益差(即股票市盈率倒数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量化了股票与债券收益的相对优势。2025年8月1日数据表明,沪深300股债收益差为5.92%,接近其长期均值,显示市场股票相较于债券仍具吸引力,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图表1)[page::0,page::1]。

同时中证500股债收益差为1.60%,同样逼近均值(图表2),暗示中型股也处于估值合理区间,有潜在上涨空间。

1.2 主要市场指数估值分位



截至2025年8月1日,全部A股PE(TTM)为20.34倍,位于过去15年左右历史分位数74.12%,说明整体估值偏高,但PB仅为1.56倍,处于历史较低25.82%分位,暗示价格合理且尚有上涨空间。

各细分板块估值存在较大差异:
  • 主板PE约15倍,分位中性偏低57.81%,PB低至1.22,估值较为便宜;

- 创业板股价偏高,PE达65.76倍,但历史分位中等(59.32%),科创板估值极高达215倍,接近极值99.53%(表3)[page::1,page::2]。

1.3 创业板指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创业板指相较沪深300指数的相对PE仅2.56倍,处于历史8.8%分位,说明创业板股价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极低。相对PB为3.08倍,处于43.4%分位,也属偏低水平(图表5、6)。

创业板50与上证50相对PE、PB也均处于历史低位(分别14.7%、29.2%分位),凸显创业板配置性价比明显,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图表7、8)[page::2,page::3]。

1.4 行业板块估值差异



申万一级行业估值数据显示,农林牧渔和食品饮料行业PE分别只有17.47和20.66,处于历史低位4.20%-13.99%分位,传统消费行业估值较低,具备防御及价值投资特征。

军工PE高达84.97,处于80.31%分位,显示市场对军工行业成长及预期认可但估值仍不算极端溢价。

通信行业估值35.69倍,但PB达3.24倍,处于83.4%分位,说明市场对其未来成长性看好,同时整体市值估值偏高(图表9)[page::3]。

2. 主动权益基金资金流及仓位调整



基金仓位数据显示,2025年3月底至8月初,主动权益类基金明显增持了国防军工、通信、钢铁、以及电力设备等行业,仓位分别提升约3.6%、3.7%、1.66%和1.53%。

汽车、计算机和传媒等板块仓位下降较多,下降幅度分别近3.4%、2.8%和2.3%(图表10)。

这反映主动基金阵营对军工和通信行业信心增强,偏好周期及国防配置,以求抓住潜在超额收益机会[page::4]。

3. 基金发行规模及量化组合表现


  • 近期权益型基金发行保持稳定,上周新增权益基金97亿元,整体募资节奏符合市场活跃度(图表11)。
  • 2025年7月底至8月初,方正金工旗下各指数增强组合均实现正向超额收益,具体为:

- 沪深300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0.43%;
- 中证500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0.27%;
- 中证1000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0.30%;
- 中证2000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0.47%;
- “预期惯性”组合周超额收益最高,达到1.94%(图表12)。
  • 今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表现优异,单从主要指数增强组合看,中证2000增强组合累计超额收益达14.04%,而“预期惯性”组合则高达20.40%,明显跑赢大盘[page::4,page::5]。


4. 量化选股因子表现与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



方正金工构建了11个特色高频量价因子,涵盖成交量激增、个股波动率变化、动量效应识别、波动率的波动率等不同侧面,这些因子在月度频率进行平滑处理,实现低频化,降低了换手率,提升实操稳定性。

各因子均表现出较强的预测能力,Rank ICIR绝对值均在4以上,表现极为显著。各因子间虽然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总体较为独立,利于组合多样化(图表16、17)。

11因子经简单等权正交合成后,综合量价因子表现大幅提升,年化收益率达近50%,信息比率高达4.62,最大回撤仅为-4.84%,显示其作为选股依据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图表18)。

该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取得十组多空组合19.67%的收益,且多头组合超额收益稳定在9.46%区间,证明高频数据低频化处理模型的持久性和适用性(图表19、20、21、22)[page::6,page::7,page::8]。

5. 预期类因子表现强势



在预期类因子中,特别是“预期惯性”因子表现持续稳定向上,无明显的回撤风险,显示该因子对分析师预期与市场动量关系的深刻捕捉能力。该因子的多空对冲净值和多头超额净值曲线长时间平稳增长,说明其具备显著的持久alpha来源(图表23、24)。

“真知灼见”因子同样表现突出,体现了基于分析师预期调整剥离的alpha能力,尽管回撤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向好(图表25、26)。

这两个预期类因子无疑是驱动“预期惯性”组合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page::8,page::9]。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 & 2:沪深300与中证500股债收益差曲线显示该指标具备明显均值回归性质,当前指标处于其均值附近,指向相对合理甚至偏低的估值安静期,有助择时与资产配置。

- 图表3 & 4:全面展示A股各板块估值分位数。科创板估值极高处于近百个百分点分位,普通主板及农林牧渔、食品饮料行业相对低估,行业选择和配置差异值得重点关注。
  • 图表5-8:多角度呈现创业板指数与沪深300及上证50的相对估值(PE和PB),均显示创业板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配置优势突出。

- 图表9:行业估值表展示行业PE和PB的详细历史范围和当前分位,行业间估值轮动为主动基金仓位动态调整提供了参考。
  • 图表10:主动权益基金行业仓位变化条形图,直观揭示国防军工、通信股票增配趋势及汽车、传媒板块仓位明显回撤。

- 图表11:权益型基金发行规模与沪深300走势并列,反映市场资金情绪及活跃度。
  • 图表12:多指数增强组合周超额收益对比,“预期惯性”组合表现显著优于其他策略,表现突出。

- 图表13:详细展示主要指数增强组合近期及历史超额收益数据,验证不同规模指数增强组合的稳定收益能力。
  • 图表14 & 15:反映主流选股因子今年以来的多头超额及其累计表现,强调市值、量价特色因子和预期调整因子表现优异。

- 图表16-22:详实列出量价因子统计数据、相关系数、单因子与综合因子表现及收益路径,验证高频因子低频化的有效性。
  • 图表23-26:预期惯性及真知灼见因子多空对冲净值和多头超额表现曲线,揭示预期类因子在量化选股中的核心地位。


---

四、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通过市场PE和PB估值分位数判断市场及细分行业估值区间。实际组合优化未详细披露DCF等绝对估值,但结合股债收益差均值回归判断估值合理性。基金组合采用多因子及指数增强策略,利用市值、动量、量价及预期等风格因子构建超额收益,预期惯性因子作为核心收益驱动力。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报告明确提示历史数据规律存在失效风险,任何基于历史的模型、预测可能因市场突发变化而失效。

- 市场环境的超预期变动(如政策突变、经济周期非预期转折)可能影响因子表现和组合收益。
  • 多因子和预期类风格因子可能受到市场情绪及宏观经济环境的阶段性影响,表现有局限。


报告未详细给出风险应对策略,仅强调需要动态监控因子有效性和市场环境变化[page::1,page::9]。

---

六、审慎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创业板相对估值偏低的强调较明显,但创业板自身PE和PB水平仍在市场普遍偏高区,说明“低估”是相对沪深300而言,绝对估值依旧偏高,投资需注意成长股高估风险。

- 军工和通信行业虽然基金加仓,但其估值相对较高,存在估值溢价的风险,短期或受估值修正压力。
  • 高频因子低频化的有效性强,但换手的隐藏成本、实际执行难度未详述,存在模型现实与实操的落差风险。

- 组合报告中“预期惯性”组合持续超额表现突出,然而其依赖分析师预期数据质量及及时性,宏观政策及分析师情绪变化可能带来策略波动。
  • 报告可能隐含偏好主动权益基金配置战术,较少提及被动管理策略对比及市场其他动态变化风险。


---

七、结论性综合



本份《主动权益基金通信、军工仓位占比提升,预期惯性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20.4%》报告从市场估值、基金资金流向、量化组合绩效及多因子模型运用几方面,详细阐述了2025年中期的A股主动权益市场动态及投资策略。

报告揭示了当前沪深300及中证500等主流指数股债收益差逼近历史均值,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尤其创业板指相较沪深300指数PE处于历史低分位,强调创业板及中小市值资产的配置价值。[page::1,page::2,page::3]

主动权益基金重点增配国防军工、通信和钢铁等行业,反映机构对周期及科技相关行业成长预期看好(图表10);基金发行规模稳定,也支撑资金对权益资产的兴趣持续。

量化组合表现方面,方正金工“预期惯性”多因子组合表现出色,今年以来超额收益高达20.4%,远超传统指数增强策略。高频因子的低频化策略稳定了选股信号,综合量价因子持续展现优异风险调整后回报,充分验证多因子策略的有效性和量化投资的价值所在(图表12-24)。

报告还全面展示了预期类因子的强势反弹与持久性,表明基于分析师预期调整的因子在顶层设计中起关键作用,支持主动投资者利用预期信息获取alpha。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提醒读者历史规律可能失效,市场环境变化及时系统性风险应被重视,但未提及详细应对方案。

综上,报告展现了方正金工团队在量化多因子建模及策略应用上的深厚实力,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得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市场估值分析及量价因子选股思路,主动权益基金和量化增强策略潜力明显,尤其“预期惯性”代表的多因子组合值得持续关注和研究。

---

参考文献


  • 各图表及数据见报告原文[page::0..9]


---

本分析涵盖报告中的所有核心内容及数据图表,详尽阐释了每项指标和策略表现,解析了关键因子构建及历史表现,为读者理解方正金工量化策略及行业配置提供了清晰、完整的视角。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