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价因子本周回暖,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 14.78%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分析了2025年以来沪深300股债收益差、主要指数估值及权益基金资金流向,重点跟踪了多因子量价因子研究及其组合绩效。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达到14.78%,多头组合超额收益7.81%,表现优异。报告中也系统解读了11个特色高频量价因子的低频化方法及其独立性和协同效果,展示了量价因子在选股中的持续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了量化因子策略应用参考 [page::0][page::1][page::6][page::7][page::8]

速读内容


市场估值分析与资金流动观察 [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


  • 截至2025年6月6日,沪深300股债收益差为6.31%,处于均值与+1标准差之间,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PE处于历史分位分别约66.55%、53.50%、52.17%、11.14%,创业板估值相对较低,配置性价比显著。
  • 主动权益基金近阶段重点增配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行业,相关资金流动显著。

- 上周新成立权益型基金111亿元,权益市场活跃。

多因子量价组合及指数增强表现 [page::4][page::5][page::6]



| 指标 | 沪深300增强 | 中证500增强 | 中证1000增强 | 中证2000增强 | 预期惯性组合 |
|----------------|------------|------------|-------------|-------------|-------------|
| 6月绝对收益 | 1.71% | 1.83% | 1.80% | 2.42% | 3.42% |
| 6月超额收益 | 0.83% | 0.22% | -0.30% | 0.13% | 1.81% |
| 今年以来绝对收益 | 3.68% | 1.52% | 7.39% | 17.83% | 15.90% |
| 今年以来超额收益 | 5.23% | 0.89% | 4.12% | 7.04% | 15.27% |
| 最近一年绝对收益 | 20.57% | 14.95% | 25.29% | 52.27% | 41.94% |
| 最近一年超额收益 | 12.73% | 4.75% | 5.37% | 11.61% | 31.74% |
  • 今年以来,方正特色量价因子、多头超额收益达7.81%,与市值和分析师预期调整因子共同表现强劲。

高频因子低频化与综合量价因子详细表现 [page::6][page::7][page::8]


  • 构建了包含“适度冒险”、“完整潮汐”、“勇攀高峰”等11个特色量价因子,均基于高频数据并进行月度平滑处理以降低换手率。

- 各因子统计特征显示Rank ICIR绝对值均大于4,表现显著,相关性较低,因子组合有效提升表现。
  • 综合量价因子年化收益率达到49.23%,信息比率4.62,最大回撤仅-4.84%。

| 因子名称 | Rank IC | Rank ICIR | 年化收益率 | 年化波动率 | 信息比率 | 最大回撤 |
|------------|---------|-----------|------------|------------|----------|----------|
| 综合量价因子 | -12.64% | -5.48 | 49.23% | 10.66% | 4.62 | -4.84% |
  • 今年以来,综合量价因子多空组合绝对相对收益分别为14.78%及7.81%,长期回测显示稳定增长趋势。

预期类因子及风险提示 [page::8][page::9]


  • 预期惯性因子表现稳定,保持多空净值及多头超额净值持续上涨趋势,说明预期类因子仍具选股有效性。

- 真知灼见因子表现同样稳定,呈现出良好的多空对冲能力。
  • 报告提醒历史数据规律可能失效,市场环境变化及因子阶段性失效风险需关注。

深度阅读

【方正金工】量价因子本周回暖 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14.78%——全面深入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量价因子本周回暖,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14.78%》

- 作者及机构: 曹春晓、陈泽鹏 等,方正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5年6月8日

- 主题: 以量价因子为核心,对A股市场估值、资金流动、基金发行及方正量化模型组合表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关注量价因子在选股及策略上的最新表现及其投资价值。

核心论点与目标信息:
  • 沪深300指数股债收益差(股票市盈率倒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目前处于均值与+1倍标准差之间,表明市场投资价值依然突出。

- 主要指数估值绝对与相对均处于历史中低或低位,尤其创业板指对比沪深300的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创业板当前配置具备性价比优势。
  • 主动权益基金最近重点增持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行业。

- 方正金工量化策略表现稳健,尤其“预期惯性”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高达15.27%。
  • 多个高频计算的量价因子经低频处理后仍表现出稳定且优异的选股能力,综合量价因子2025年以来多空组合超额收益达14.78%。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市场估值分析


  • 股债收益差视角(1.1节)


报告借助股债收益差这一指标(股票的盈率倒数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中长期择时的重要参照,显示沪深300该差值为6.31%,处于均值与+1倍标准差区间,标志股票相对债券仍具吸引力,体现股票估值存在一定安全边际。中证500同样逼近历史均值,暗示不同行业或市场层次均未出现估值的极端偏离。图表1、图表2清晰地描绘了该指标的历史波动及当前区位。
  • 绝对估值分布(1.2节)


全市场PE(TTM)为19.18倍,处于2009年以来61.85%分位数,表明当前估值水平在正常偏高区间,而PB仅处于11.09%分位。该现象暗示虽然盈利水平促使PE上升,但净资产估值仍偏低,市场整体具备一定安全边际。
  • 分板块估值分布(1.2节图表3)


- 创业板、科创板PE水平均远高于主板,科创板接近历史峰值,显示成长性板块估值相对较高,但也伴随着风险。
- 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板块PE处于历史低位,定位价值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资源及传统行业的安全边际。
- PB整体低位分布,尤其创业板PB处于较低历史分位。
  • 相对估值(1.3节,图表4-8)


- 创业板指相对沪深300指数的PE为2.46,处于历史5.7%低分位,PB相对估值亦低。
- 创业板50指数相对上证50指数PE为2.73,处于历史11.2%分位。
- 这些数据表明创业板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点,提升了创业板投资的吸引力和性价比。
  • 行业估值分位(1.4节,图表9)


- 报告详细列出申万一级行业估值,农林牧渔(3.44%分位)、有色金属(11.24%分位)PE处于极低水平,显示估值优势明显。
- 某些板块如计算机、房地产等估值较高或中高位,风险相对增大。

---

2. 资金流动与基金发行(1.5节与第2章节)


  • 行业仓位变化(图表10)


- 主动权益基金从2025年3月至6月初,显著增加电力设备、农林牧渔领域的仓位。
- 这些资金流向进一步佐证对应板块估值优势和行业景气度。
  • 基金发行规模(图表11)


- 上周成立权益型基金净募集达111亿元,表现出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持续认可。

---

3. 量化组合及因子表现跟踪


  • 组合表现摘要(图表12-13)


- 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上周超额收益0.83%,中证500增强组合0.22%,显示组合具备稳定相对优异表现。
- “预期惯性”组合表现尤为突出,上周超额收益1.81%,今年累计超额收益高达15.27%。
- 过去一年沪深300增强组合战胜基准12.73%,反映出创新的量化策略有效。
  • 多头风格因子表现(图表14-15)


- 今年以来市值、方正特色量价因子、分析师预期调整因子等多头超额收益分别达到10.93%、7.81%、5.54%。
- 基本面类风格因子大幅回归,强调质量和预期类因子的潜在投资价值。
  • 高频因子低频化及测试(章节4及图表16-19)


- 介绍11个基于高频数据的量价因子,如“适度冒险”、“完整潮汐”、“勇攀高峰”等。
- 通过月频率平滑处理,高频因子避免过度换手,月频选股能力得到验证。
- 所有因子的Rank ICIR绝对值均超过4,表明因子选股信号稳定且强劲。
- 因子间相关性整体较低,确保综合策略带来更优的风险分散和收益稳定性。
- 经过正交和均权组合后的综合量价因子表现显著提升,年化收益率49.23%,信息比率4.62,月度胜率91.94%。
- 2025年以来,综合量价因子多空组合超额收益14.78%,多头超额收益7.81%。
  • 多空组合及多头净值增长(图表21-22)


- 综合量价因子多空净值体现稳健成长态势。
- 多头超额收益持续攀升,显示组合有效捕捉市场量价信号。
  • 预期类因子表现(章节5,图表23-26)


- 两大预期类因子“预期惯性”和“真知灼见”叠加分析师预期与动量、估值关系。
- 预期惯性因子多年表现稳健无明显回撤,成为核心策略之一。
- 预期因子相关净值曲线持续上行,显示其在追踪市场预期和投资者行为中具备优势。

---

4. 风险提示



报告强调:
  • 基于历史数据的规律,未来可能失效风险。

- 市场突然出现超预期变化的可能性。
  • 驱动因子受市场环境影响,存在阶段性失效风险。


该部分体现报告对结果稳健性的审慎态度。

---

三、图表深度解读


  • 图表1、2(股债收益差曲线)揭示市场估值安全边际依然存在,股债收益差高于均值预示投资价值。

- 图表3、4(估值分位及相对估值)提供明确披露各板块、主要指数估值及其历史分位,方便理解市场定位及投资主线。
  • 图表5-8(相对估值时间序列)直接揭示创业板相对沪深300和创业板50相对上证50处于低估值区,指向配置价值。

- 图表9(行业估值历时分位)为配置提供细粒度的行业估值视角,助力发现低估值价值板块。
  • 图表10-11(资金流及基金规模)反映资金动向及市场活力,是估值与基本面配置的重要佐证。

- 图表12-14(指标组合表现)深入展示量化组合最近、今年及长期超额收益,验证策略有效性。
  • 图表16-19(量价因子表现与相关性)呈现各因子具体绩效,综合量价因子突出,且因子间低相关性确保风险分散。

- 图表21-22(净值趋势)说明量价因子组合在资产配置中实现平稳增长,适合中长期投资。
  • 图表23-26(预期类因子净值及超额)表明市场预期构成投资组合增值的重要来源。


---

四、估值方法及分析



报告主要基于绝对估值指标PE(TTM)和PB历史分位数的比较,以及相对估值(创业板指对沪深300指数,创业板50对上证50)来判断配置价值。股债收益差是通过市盈率倒数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获得的收益率差,是一种衡量股票相对于无风险债券吸引力的指标,体现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和资产定价水平。

量价因子实际为利用高频交易数据提炼的微观市场行为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如Rank IC、ICIR)测试,在经过月频平滑处理等技术后,使高频信号用于中长期选股。

因子表现采用十分组多空组合策略,衡量多头选股与空头选股之间的超额收益差,综合各因子正交和均权赋予的综合量价因子进一步降低因子间相关性,提升稳定性和信息比率,年化收益率及信息比率表明策略效用显著。

---

五、风险因素及缓解措施


  • 历史规律失效风险: 采用的大部分逻辑与因子基于历史数据,如市场发生根本变化,预测性能下降。

- 市场超预期波动风险: 非线性事件或宏观冲击可能导致短期失效。
  • 因子环境依赖性风险: 不同经济周期或市场结构变化可能引起因子表现阶段性减弱。

- 缓解策略: 报告通过使用多因子组合、低相关因子构建综合因子,及低频化处理平滑,部分缓和此类风险,提高整体稳健性。

---

六、批判性视角


  • 报告高度依赖历史数据,虽然声明风险,但对未来宏观环境及潜在制度或市场结构变动的探讨较少。

- 量价因子与预期因子的实操细节及调仓成本未详细披露,可能影响实际收益。
  • 部分高收益率的因子如“球队硬币”等IC表现虽高,但对应的历史最大回撤较大,可见策略波动性较强,应关注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控。

- 创业板估值优势虽明显,但过去的低估值不保证未来收益,行业政策风险及市场情绪亦需考量。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严谨的数据分析证明,当前中国A股市场尤其创业板市场处于较为低位的估值区间,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资金流向及主动基金增持行业亦与此估值特征相匹配。通过多种创新的高频量价因子结合预期类因子,方正金工团队构建的多因子选股体系表现稳定且较强,综合量价因子2025年以来多空组合超额收益达到14.78%,显示显著的alpha信号和择时能力。

图表的丰富数据和历史走势,牢固支撑当前投资策略和选股因子优势。结合基金发行热情及组合超额收益验证,报告确立了“量价因子+预期因子”作为核心策略的投资逻辑与实践价值,值得投资者关注。

报告所提出的风险也得到了合理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因子策略的特殊环境依赖性及历史规律可能失效的风险,体现出稳健的研究态度。

总的来看,《量价因子本周回暖,综合量价因子今年以来多空收益14.78%》报告全面系统、数据详实,既提供了宏观市场估值背景,也着重剖析量化因子的实际回报和实用价值,是理解当前A股量化策略及市场估值的重要参考文献。[page::0,1,2,3,4,5,6,7,8,9]

---

(全文图表示意示例)

图表1:沪深300指数股债收益差曲线
图表3:各板块估值分位数 (此处图片路径示意,详见报告)
图表16:高频因子低频化系列因子表现测试
图表21:综合量价因子多空对冲净值

---

该分析严格依照报告原文内容,重视精细解读及详尽说明,确保投资研究人员、基金经理及量化研究者获取必要且深刻的洞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