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非银】2025Q1全国企业年金:规模稳增,首次公布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响应 长钱长投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规模稳步增长至3.73万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达到7.46%,固定收益类资产表现优于含权益类组合,收益率分别为10.54%和7.06%。首次发布的三年累计收益率数据体现了更注重中长期业绩考核,预计长周期业绩考核制度将推动企业年金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和长期资金支持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全国企业年金规模稳步增长 [page::0]


  • 截至2025Q1,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7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

- 投资资产净值达3.70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6%。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2007年以来年均收益率为6.17%,整体波动较低,体现稳健长期投资价值。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首次公布,反映中长期投资理念转变 [page::0][page::1]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有效反映了真实投资业绩,避免资金流入流出时点不同带来的收益扭曲。

- 企业年金投资绩效披露由以往短期“当期”转向中长期“近三年累计”,顺应养老金长期投资、长期考核趋势。
  • 有利于理性看待市场短期波动,发挥企业年金“长钱长投”优势。


固定收益类组合表现优于含权益类组合 [page::0][page::1]


| 组合类型 | 组合数量(个) | 期末资产金额(亿元)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
|--------------|--------------|--------------------|--------------------|
| 固定收益类 | 1,553 | 5,293.04 | 10.54 |
| 含权益类 | 4,339 | 31,711.58 | 7.06 |
  • 固定收益类组合在所有计划类型中均表现更优。

- 单一计划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和含权益资产分别为3,312.44亿元和29,881.38亿元,收益率分别为10.80%和7.13%。
  • 集合计划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和含权益资产分别为1,972.92亿元和1,815.51亿元,收益率分别为10.11%和6.04%。


长周期业绩考核制度推动权益投资比例上升,长期资金入市助力资本市场稳定 [page::1]

  • 目前企(职)业年金权益资产上限为40%,但实际权益类投资比例低于20%。

- 短期业绩压力和波动限制管理人提升权益仓位。
  • 预计长周期考核政策出台后,管理人业绩压力缓解,有望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以获取长期更高收益。

- 年金等长期资本入市有利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和韧性。

深度阅读

【华西非银】2025Q1全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详尽解读



---

1. 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2025Q1全国企业年金:规模稳增,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响应长钱长投》
发布机构:华西证券华西研究
发布作者:证券分析师罗惠洲(执业证号:S1120520070004)
发布日期:2025年6月19日07:13,北京
研究主题:全国企业年金最新规模及业绩表现分析,着重于企业年金基金的规模变化、投资收益、业绩考核制度的改革趋势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核心信息
  • 企业年金基金规模持续稳健增长,2025年一季度末积累基金规模达3.73万亿元。

- 首次正式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达7.46%,强调年金作为长期资金的稳健回报。
  • 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类表现优于含权益类组合,分组合类型和计划类型差异明显。

- 监管层推动长周期业绩考核制度,有望缓解管理人短期业绩压力,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激发年金资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支持作用。[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企业年金规模与收益情况


  • 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5Q1末,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为3.73万亿元,环比2024年末增长2.4%,投资资产净值为3.70万亿元,增长2.6%。这体现了行业整体资金池的稳步扩张,说明企业年金继续发挥其养老第二支柱的基础作用。

- 长期收益表现强劲
- 近三年(2022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收益率为7.46%,显示企业年金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投资收益能力。
- 自2007年以来,年均收益率6.17%,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市场调整及2022年疫情冲击导致负收益,其余年份均取得正收益,且波动较低,反映出资产配置及风险控制的成效。[page::0]
  • 投资组合表现差异

- 固定收益类组合(1,553个组合,资产额5,293.04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10.54%,表现优于含权益类组合。
- 含权益类组合(4,339个组合,资产额31,711.58亿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06%,相对较低。
- 分计划类型来看,单一计划中固定收益类收益率10.8%,含权益类7.13%;集合计划中固定收益类10.11%,含权益类6.04%。说明固定收益类资产在保持中长期稳健回报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权益类虽收益率稍低但仍为重要投资部分。[page::0,1]

2.2 业绩披露方式变革: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 人社部此前披露的企业年金业绩主要为当期或当年累计收益率,偏重短期表现,容易受到资金进出及市场波动的影响。

- 本次报告首次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的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更精准反映投资组合在特定时间区间(2022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真实收益,避免现金流时间不一致引起的扭曲。
  • 这一变化表明监管层更加重视养老金资金的中长期投资绩效,顺应“长钱长投”趋势,有助于投资者理性评估企业年金的长期回报能力及波动管理。[page::1]


2.3 长周期业绩考核制度建设,释放长期资金潜力


  • 企业年金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同时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

- 目前企业年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法定上限为40%,但实际投资比例普遍不足20%。这主要因短期业绩波动及业绩考核周期较短,管理人对权益投资持谨慎态度以避免回撤风险。
  • 2025年1月,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出台企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的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

- 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份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透露,相关政策文件正积极落实中,预期将缓解管理人短期考核压力,促使权益投资比例上升。
  • 该制度推出后,有望调动企业年金作为耐心资本的长期作用,为资本市场提供“压舱石”资金,稳定市场波动,提高资本市场韧性和活力。[page::1]


2.4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提及三大主要风险:
  • 权益市场波动风险:权益类资产虽长期回报较好,但短期内波动和回撤风险较大。

- 长期利率下行风险:利率变动会影响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及估值。
  • 政策变动风险:养老政策、投资监管及会计政策的调整可能引发资金运作和投资策略变化。[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图1:封面图 (page 0)


  • 该图表现现代城市高楼景象和蓝天白云,寓意企业年金稳健、稳增长的投资环境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视觉上强调“华西研究,创造价值”的品牌承诺。

- 该视觉形象与报告主题呼应,传达企业年金作为长期资金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机遇。

图2:华西研究及二维码(page 2)


  • 展示“华西研究,创造价值”的印鉴式标识,体现品牌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 二维码方便投资专业客户快速关注和获取更多研究报告,强调信息获取便捷性。
  • 说明了订阅范围仅限专业机构,表明报告严肃性和合规严格,警示普通投资者注意风险,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

- 包含评级说明表,详细定义公司及行业评级标准,根据股价和指数相对涨跌幅给予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等评级区间,清晰界定投资建议框架,为后续研究报告评级提供量化基础。[page::2]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聚焦企业年金基金整体规模及收益表现,没有涉及具体的估值模型或个股估值。企业年金本质是长期资本池,关注点为资产规模、收益率、资金配置结构及政策环境变动影响。

报告提及的收益率指标采用时间加权法计算,确保收益的准确反映,体现科学估值和风险控制理念,体现资产管理长期、稳健原则。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权益市场波动风险:权益类资产波动大,年金管理人短期业绩考核往往限制投资比例。若未来权益资产占比提升,则需关注可能的回撤风险。

- 长期利率下行风险:固定收益资产价格对利率极为敏感,长期利率下降可能影响未来投资收益。
  • 政策变动风险:年金管理制度、考核周期及投资比例等政策调整影响企业年金策略及投资结构。


报告虽列出风险提示,但未详细量化风险发生概率及具体缓解策略。依托长周期业绩考核制度可视为较明确的缓解机制之一,减轻管理人短期压力,允许更灵活资产配置。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主张企业年金长期收益稳健,充分体现“长钱长投”优势,但对短期业绩波动风险未做深度剖析。尤其权益投资仍较为谨慎,实际投资比例远低于上限,是否能有效提高还面临考验。

- 收益率数据虽然提升透明度,三年累计表现较好,但缺少更长周期对比,尤其对经济周期影响的深入分析尚缺,有待持续跟踪验证。
  • 报告强调长期政策利好,但对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执行难度和市场波动的细节探讨不够充分。

- 报告中关于评价指标和评级标准明晰,但未提供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的具体业绩示例或组合案例,限制了实操层面的借鉴性。
  • 图表内容相对较少,主要是视觉和合规阐述,缺乏定量、分项目分析的图形辅助,影响可视化理解深度。


---

7. 结论性综合



本文全面梳理了2025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的规模及近三年业绩表现。企业年金规模稳步增长至3.73万亿元,投资资产净值3.70万亿元,体现整体资金池持续扩大和稳健。首次公布的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46%,高于同期很多金融工具收益,证明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长期资金的稳定投资价值。

细分组合来看,固定收益类表现较含权益类组合更为优异,且单一计划中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均优于集合计划,显示资产配置与计划设计差异明显、投资管理效果不一。投向权益类资产受限于法律上限和短期业绩考核的双重压力,导致实际权益比例低于40%。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推出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加强对长期业绩的关注,缓解短期压力,有望激励权益仓位提升,释放企业年金长期资金潜力,对资本市场稳定具有积极影响。

报告的核心主张契合当前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大背景以及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需求,披露信息更加注重中长期绩效反映,助力投资者、管理人及监管者全面理解企业年金的价值与风险。风险提示准确涵盖权益波动、利率变动及政策风险,是投资者必须关注的重点。

图表及配套信息虽整体较简洁,多为品牌与合规声明,但在评级定义和合规警示上体现了专业规范和投资者保护意识。

综上,华西证券通过此次报告清晰传达了企业年金作为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稳健成长与潜力释放,支持“长钱长投”策略,预期随着政策环境优化,企业年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资本市场稳定器及推动者角色,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长期价值参考。[page::0,1,2]

---

附图示例



以下为报告封面示意图,展示华西证券品牌及主题:



---

本深度解读全面覆盖了报告主要内容、数据、逻辑及政策环境,旨在为专业投资机构提供详实的企业年金行业研究洞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