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阶段性建设成果已现,天津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天津低空经济专题报告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细梳理了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历程、政策驱动及产业规模,重点体现了天津地区低空经济的建设成果和产业聚集效应。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9702.5亿元,同比增长91.77%,预计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天津已建成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及“低空遥感一张网”,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快落地,代表企业爱思达航天在商业航天领域表现突出,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和信心。[page::0][page::1]

速读内容


低空经济核心政策与发展概况 [page::0]

  • 低空经济核心是低空空间资源利用,202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新增G、W类非管空域,政策支持力度加强。

- 2024年和2025年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低空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 超过30个城市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涵盖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拓展与人才培养。


低空经济产业链与市场规模 [page::0]

  • 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飞行器制造及下游应用服务。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未来发展潜力大,2025年3月首批载人无人机认证获批。
  •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9702.5亿元,同比增长91.77%,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 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2024年规模约281亿元,作业面积达26.7亿亩次,居全球第一。

天津低空经济建设成果及产业聚集效应 [page::1]

  • 天津低空经济产业主要分布在东丽区、滨海新区和宁河区,宁河区创新产业园于2024年设立。

- 天津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2025年6月上线,联合打造“低空遥感一张网”,构建包括“空中鹰眼”等五大核心应用场景的5分钟响应圈。
  • 代表企业爱思达航天聚焦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助力商业运载火箭多次成功发射,2025年科创板辅导备案启动。


风险提示 [page::1]

  • 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政策法规落实滞后、下游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基础设施建设迟缓风险。


深度阅读

【机械】阶段性建设成果已现,天津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天津低空经济专题报告详细分析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 《阶段性建设成果已现,天津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天津低空经济专题报告》

- 作者: 宁前羽
  • 发布机构: 渤海证券研究所

-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 主题: 低空经济产业,聚焦天津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 报告类型: 证券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本报告围绕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政策背景、产业链结构、市场规模及其成长潜力,以天津为重点区域进行阶段性发展成果的剖析和企业案例分析,展望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空间及商业化路径。报告明确指出低空经济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范畴,政策持续利好,且天津低空经济产业聚集效应初显,相关技术和产业配套逐步完善,为投资者提供对该行业的全面理解与天津代表性企业动态的透视。

---

二、逐章深度解读



2.1 核心观点章节剖析



2.1.1 低空经济政策指引及定义


  • 关键论点:

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空”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自2010年提出低空经济概念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于2021年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2023年我国民航局新增G、W两类非管制空域,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政策和空域基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2024、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两度提及低空经济,凸显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已有超过30个城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本地发展政策体系。
  • 推理依据与逻辑:

政策的逐步完善与明确展示了中央层面对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期待及支持力度,民航局新增非管制空域属于释放空间资源,直接为低空经济做基础保障。从国家到地方的多层级政策推动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关键数据解读:

超过30个城市已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支持政策,说明产业发展的广泛战略部署和多点驱动的发展格局。

2.1.2 产业链构成及市场规模增长


  • 产业链结构:

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中游飞行器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及配套服务。中游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技术重点突出,因其适用于低空空域且具有更高灵活性。
  • 技术与商业化进展:

2025年3月,全球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获批,我国实现低空经济载人类应用商业化首步。
  • 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为97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77%。
- 2025年预测市场规模1.5万亿元。
- 2035年远景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

下游具体领域应用成熟,如农业领域2024年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281亿元,作业面积2.67亿亩次,位列全球首位。
  • 逻辑分析:

市场高速增长及载人类无人机认证标志着技术与法规双重突破,驱动产业从试点到商业化转变,下游应用快速扩展增强需求驱动力与产业链稳定性。

2.2 天津低空经济建设成果


  • 建设成果概述:

依托区域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天津低空经济展现聚集效应。产业企业主要分布于东丽区、滨海新区、宁河区。2024年2月,宁河区成立首个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创设应用场景特别是七里海湿地巡检。
  • 平台开发:

- 2025年6月,天津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测试版上线。
- 同期“天津市低空遥感一张网”完成搭建,涵盖“空中鹰眼”、“数字哨兵”、“空中交警”、“AI监理”、“生态卫士”五大核心应用场景,形成5分钟响应圈。
  • 支撑与发展逻辑:

区域专属产业园和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技术、数据及运营支持,推动低空经济应用落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天津成为低空经济重要支点。

2.3 天津主要代表企业——爱思达航天


  • 企业概况:

成立于201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结构研发。
  • 业绩亮点:

- 2024年协助商业航天火箭完成10次成功发射。
- 累积支持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发射28次。
- 2025年6月完成科创板辅导备案。
  • 产业地位与潜力:

该企业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科创板上市预备展现资本市场的认可,可能助力其后续研发及产业扩展。

2.4 风险提示


  • 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 政策和法规落实不到位
  • 下游需求不足

- 行业内竞争激烈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报告列明的风险因素均可能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实质性影响,提示投资者需关注政策风险及市场动态。

---

三、图表深度解读



3.1 封面图分析


  • 图像为机械齿轮背景,突出机械与高科技结合的意象,配文“君临渤海 诚挚相伴”窥见渤海证券研究所专业稳健的品牌形象。本图主要用于视觉引导,强化机械及科技相关主题氛围。[page::0]


3.2 研究所标识图


  • 渤海证券研究所标志及团队信息,辅助体现报告权威性与专业度,案例如“1418篇原创内容”数字彰显团队输出能力。[page::2]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为专题研究与行业趋势分析,未包含具体个股估值模型或目标价格区间,也未提供估值方法论具体内容。报告重点在于政策分析、产业链解析及区域布局,估值更多隐含于公司辅导挂牌动作和市场规模增长预期中。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产业化进程风险: 若技术或标准尚未成熟或达不到商业要求,可能延缓市场推广,影响投资回报。

- 政策法规风险: 低空经济高度依赖政策支持与法规落地,若相关措施迟缓或弱化将抑制行业发展。
  • 下游需求风险: 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潜力估计若过于乐观,对企业收入及市场扩张构成威胁。

- 竞争加剧风险: 进入门槛降低或企业增多可能压低盈利空间。
  • 基础设施风险: 低空经济依赖配套设施,如空中交通管控、通信网络,建设进度拖沓会影响运营效率。


报告未具体提出风险缓释策略,但各风险均直指产业成熟过程的关键环节,投资者应密切跟踪相关政策、技术进展及市场反馈。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政策依赖高度显著: 报告多次强调政策作为行业发展的主驱动力,或暴露行业初期对政策支持依赖较大,存在政策变动风险。

- 市场规模预测较为乐观: 对未来十年3.5万亿元规模的预测基于现有增长率延伸,缺少具体假设验证其可持续性。
  • 估值部分空白: 报告缺乏对企业个股估值与财务指标的深度分析,投资建议相对薄弱。

- 天津产业聚集描述较简略: 虽提及多个区县和应用场景,但对于技术创新、企业间协同及竞争态势描述不够充分,需加强深层次分析。
  • 风险描述未细化概率与影响程度: 风险提示较为笼统,缺乏量化评估,投资实操参考价值有限。


总体来看,报告内容框架完整,政策与产业链分析详实,但未来可结合更多市场数据与企业财务表现深化评估。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展现了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政策背景、产业链结构及市场发展潜力,明确指出低空资源利用是行业核心。自2010年低空经济概念提出至今,经过国家政策快速推进,尤其是2023年民航局新增非管空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低空经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产业链中,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优势明显,2025年载人无人机商业运营合格证的发放标志着产业跨入新里程。

天津作为区域代表,凭借政策推动和产业基础已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和“低空遥感一张网”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有效催化各类应用场景落地,形成5分钟响应圈,彰显区域产业集群效应。天津爱思达航天企业以其关键材料技术和商业航天发射助力,成为产业链重要一环,且科创板上市前景明朗。

报告通过数据展示2024年市场规模达9702.5亿元,预测2025年突破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的宏大愿景,说明该行业具备高速增长潜力。然而,政策风险、产业化进度、下游需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仍为发展不确定因素。

图表与图片虽然不多,但封面及研究所标志传递出技术机械化与研究专业性的行业基调,辅助提升报告权威度。

整体而言,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低空经济行业的政策、技术、市场和区域发展视角,强调天津地区作为重点区域的战略地位和产业聚集效应,同时提醒相关风险。对于关注新兴航空和低空经济的投资者,报告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参考来源:
  • 报告正文内容与数据 [page::0], [page::1]

- 封面与标志图片 [page::0], [page::2]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