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 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为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会议日程,聚焦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涵盖专家主旨演讲、专题讨论及圆桌会议,涉及城乡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公益赋能等多个主题,展现中金研究院深度公共政策研究与交流平台定位[page::0][page::1][page::2]。
速读内容
会议主题及时间安排概览 [page::0][page::1]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6月21日,于北京国寿金融中心召开。
- 主题聚焦“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包含签到、欢迎致辞、专家主旨演讲、专题讨论及圆桌论坛。
- 嘉宾阵容涵盖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院高级专家、高校教授及公益领域负责人。
专题讨论与主旨演讲重点 [page::0][page::1]
- 重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迁及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多位权威专家深入分析。
- 嘉宾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专家。
- 会议设置公益赋能专题,强调乡村振兴中的社会责任和公益实践。
组织架构与中金研究院定位 [page::2]
-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专注于金融市场与公共政策研究。
- 研究院汇聚国内外中长期经济金融研究力量,服务政府及相关机构决策参考。
- 重视学术交流和前瞻性研究,打造新型综合智库平台。
深度阅读
会议日程 | 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
1. 元数据与概览
本资料为“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会议日程及相关介绍,主题聚焦“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由中金研究院(CICC Global Institute,简称CGI)组织,于2025年6月21日在北京国寿金融中心举办。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的一级部门,专注于宏观经济、公共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和决策支持,其院长为彭文生博士,拥有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门负责人身份,参与本次会议的诸多知名专家及学者体现了本次研讨会的高水平和专业性。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会议的详细议程安排、主要嘉宾和主持人阵容以及中金研究院的定位与职能。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多角度、多学科的专家研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展开,聚焦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兼顾政策设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等领域,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和乡村综合振兴。[page::0] [page::1] [page::2]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会议主题与开场安排
会议以“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为主题,体现了当前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聚焦乡村经济的硬件建设,更强调人的因素,涵盖教育、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软实力的提升。报名参会仅针对受邀嘉宾,保证交流的专业性与内部性。
议程于上午8:30开始签到,9:00-9:10为欢迎致辞,由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发表,彰显了中金研究院对本次研讨会的高度重视和主导地位。彭文生作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兼任中金研究院院长,具备深厚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分析能力,为本次会议奠定坚实的学术指导基础。[page::0]
2.2 主旨演讲与专家阵容
主旨演讲环节在9:10至10:50之间,听众将聆听多位重量级专家的发言:
- 李建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负责最高层面农村经济政策研究,权威性高,涉及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结合。
-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政策领域的顶尖学者。
- 周飞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是社会结构、教育和城乡社会学研究专家。
该环节凸显本会议的跨学科、多角度特点,涵盖经济、社会学及政策研究三大领域,为乡村振兴提供全面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
随后由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担任主持,保证讨论环节的高效引导和主题聚焦。[page::0][page::1]
2.3 专题讨论与多环节研讨
10:50至11:30的专题讨论由上述专家团参与,结合各自研究领域进行深度交流,内容预计涉及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等。
紧接11:30至12:00的“乡村振兴中的公益赋能”环节,邀请:
- 卢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
- 宋黎(中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两位嘉宾代表公益领域的力量,探索公益组织和社会资本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强调公益赋能对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12:00-12:20为午餐休息,随后下午的活动为较为生活化的“午餐一席谈:我在村里的日子”,汇聚村干部、返乡创业者、公益志愿者等基层人士,共享和探讨乡村真实的生活场景与实际困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落地性。
下午安排两个主题圆桌:
- 主题圆桌Ⅰ:进城的人——变化中的城乡劳动力市场(13:30-15:30)
嘉宾涵盖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甘犁主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孟昕教授(线上),主持人为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赵扬,重点探讨城市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流动、城乡劳动市场的动态变化及其政策影响。
- 主题圆桌Ⅱ:留在乡村的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5:40-17:00)
参与嘉宾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及知名高校,重点关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如何实现城乡均等,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此次研讨会设计兼顾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制度与个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page::1]
2.4 会议总结与闭幕
会议最后于17:00-18:00由中金研究院董事总经理谢超主持专题讨论,参与嘉宾包含张云华、李实、赵耀辉、杨华等学界代表,将进行对前期研讨内容的总结和深化探讨,确保学术观点与政策建议的有效衔接和完善。
同时声明本次会议仅向受邀嘉宾开放,会议内容和信息不得外泄,体现了会议资料的高度机密性和专业性。此外强调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许可进行内容传播,中金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有效保障研究成果的版权和知识产权。[page::2]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签到与欢迎致辞时间线图示(图1)
图1(见图片路径:
images/b7669219e4f7e03421d28c3371a7ae48634a616889eb59ed4e74c6dd0693931b.jpg?page=0
)清晰展示了会议初始阶段的时间安排:- 08:30 - 09:00 签到
- 09:00 - 09:10 欢迎致辞(彭文生)
- 09:10 - 10:50 主旨演讲(李建伟、蔡昉、周飞舟)
该时间轴体现出会议开篇逻辑清晰、节奏紧凑,欢迎致辞衔接主旨发言,为会议定向奠定基调。
3.2 会议后半程嘉宾与主持安排(图2)
图2(图片路径:
images/d2ec9833df907f13ed0927390c99c46d5b125e5a3e2467aaf3afa3d311f082b6.jpg?page=2
)以简洁格式罗列了下午及闭幕阶段的主持人及主要嘉宾信息。例如,- 主持人谢超、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
- 嘉宾包括武汉大学杨华教授等
该图强化了下午议题的多维专家参与,突出中金研究院的研究管理层与学术专家团队紧密协作,强调会议的严谨组织和高学术水平。
结合文本中提到会议仅面对受邀嘉宾,图表的明确嘉宾名单保证了会议的专业性与交流的深度性。[page::0][page::2]
4. 估值分析
本会议日程及介绍文件并未涉及具体的企业估值、财务预测或市场分析,因此不存在估值方法论、估值倍数或财务指标的分析。
5. 风险因素评估
尽管本资料未明文细述风险,但从会议内容及组织结构可推断以下方面的潜在风险:
- 信息泄露风险:会议声明严格禁止内容对外传播,若泄露,可能导致研究成果版权受损或政策建议提前公开,影响政府与市场决策节奏。
- 政策执行效果不确定性:作为专题研讨会,专家意见多基于预测和理论分析,实施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受制于多种外部因素,包括市场变化、政府支持力度等。
- 跨学科协调挑战:会议涵盖多领域专家,统一观点及形成政策建议的难度较大,存在政策建议分歧的可能。
中金研究院通过限定会议参与者、设定严格的保密声明,部分缓解了信息风险,但政策执行相关的风险本身需要后续研究和实践验证。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这份会议日程文档呈现了高度正式和严谨的学术及政策交流环境,但由于其本质是会议安排而非深入研究报告,存在如下局限:
- 缺乏实质性内容呈现:无具体演讲内容、数据或研究结论,难以把握专家间观点差异及争议,限制对乡村振兴具体路径的深度剖析。
- 公众参与度不足:闭门会议仅对受邀嘉宾开放,限制了更广泛社会群体(尤其乡村基层民众与企业)参与讨论,可能产生政策制定的代表性不足问题。
- 时间紧凑但讨论深度存疑:上午至下午安排多场演讲和圆桌,时间安排密集,部分讨论条例预计较为简短,可能影响主题的全面深入。
以上并非否定会议意义,而是提示未来需注意增强会议成果的公开透明度和实地调研结合。
7. 结论性综合
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以“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为核心主题,邀请国内顶尖的经济学、社会学及政策专家学者,从理论研究、政策探讨、公益赋能、劳动力市场动态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维度深入讨论中国乡村发展策略。
会议议程科学规划,涵盖学术报告、专题讨论和基层经验分享,体现了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实践的纵深研究路径。图表清晰表达了会议时间节点及重要嘉宾安排,突出了会议的组织规范性和主题连贯性。
中金研究院通过此类高端交流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强化中金公司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智库地位。尽管会议本身未展现具体研究数据和结论,但其多学科专家组合、严密保密机制和互动环节安排为深度把握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平台。
总体而言,本次研讨会聚焦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人”这一核心要素,强调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和公益体系的协同发展,符合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方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实践意义。[page::0] [page::1] [page::2]
---
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