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局与共生 被动化浪潮下的资管新生态 | 2025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金融工程专场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2025年资管行业面对被动化浪潮下的挑战与机遇,涵盖公募基金投资策略、美国主动基金的转型、AI+量化配置、CTA及量化股票策略和FOF资产配置等多角度深度讨论,展示资管新生态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2025资管行业峰会议题概览 [page::1]

  • 主题涵盖公募基金改革背景下的投资策略、被动化浪潮中的主动基金坚守与转变。

- AI与量化结合的“千人千面”配置策略。
  • 基于CTA和量化股票策略打造全天候量化投资方案。

- FOF资产配置策略圆桌与ETF投资解决方案论坛。

主要嘉宾及专家团队介绍 [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

  • 嘉宾覆盖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公募及私募基金经理、ETF投资总监及量化投资专家。

- 代表机构包括中信建投、晨星、慧度资产、千象资产、华安基金、摩根基金、鹏华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南方基金及永赢基金。
  • 专家背景涵盖金融工程、量化投资、资产配置和基金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实战管理经验。


行业趋势与被动化浪潮 [page::1][page::7]

  • 被动化趋势加速基金行业转型,主动管理面临挑战但仍具坚守价值。

- 利用人工智能和量化技术推动个性化配置和策略创新。
  • FOF与ETF在资产配置及风险分散的作用日益突出。


量化策略与ETF投资视角 [page::1][page::6]

  • 晨星及多家基金公司代表分享ETF相关投资管理及策略创新。

- 探讨指数增强与量化侧重的ETF产品构建与管理经验。
  • 多角度展示量化投资在推动基金产品创新与提升投资效率中的作用。


深度阅读

破局与共生:被动化浪潮下的资管新生态——2025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议题解析及嘉宾介绍详解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本报告标题为《破局与共生 被动化浪潮下的资管新生态 | 2025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金融工程专场》,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团队编撰,于2025年6月13日发布,内容聚焦于当前及未来资管行业在被动化浪潮背景下的新生态形态及投资策略。主题围绕资管行业转型、主动与被动策略的平衡、量化与AI技术应用等展开,涵盖基金投资策略、量化投资、资产配置、ETF发展等专题。

报告核心目的是为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机构专业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体现行业发展趋势与新机遇,强调“破局与共生”理念,即在被动化浪潮不可逆的趋势中,主动管理和创新策略如何求变并协同发展。报告未直接涉及个股评级或目标价,而是聚焦资本市场结构性演变和策略开发,展示资管领域持续创新与变革的路径。[page::0]

---

二、逐节深度解读



2.1 会议议程结构概述



报告结构以2025年6月17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举办的“金融工程专场”为主线,时间段分为下午13:30至17:00的六个发言及圆桌环节,包括:
  • 公募基金改革与投资策略

- 美国主动基金应对被动化浪潮的调整
  • AI与量化投资结合实现千人千面资产配置

- 基于CTA(商品交易顾问)和量化股票的全天候策略设计
  • FOF(基金中的基金)资产配置策略讨论

-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解决方案及重点品种圆桌论坛

该会议整体聚焦金融工程与量化领域的创新驱动,尝试从绝对收益和相对配置视角解构被动化趋势下的主动管理策略,呈现多元化的投资方案和行业思考路径。[page::1]

---

2.2 公募基金改革背景下的基金投资策略(姚紫薇)



姚紫薇作为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及基金研究首席分析师,自身具有扎实的统计学与管理学背景,强调公募基金改革对基金投资策略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在激发主动管理活力与优化投资者适配机制上的双重作用。她指出,公募改革是推动资管行业规范化和多元化的重要契机,能够催动更为科学和精细的基金产品设计和资产配置策略,但同时也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page::2]

---

2.3 美国主动基金的坚守与转变(武荣)



武荣,晨星机构投研产品专家,深入解析美国市场主动基金面对被动基金增长压力的调整措施。他强调,美国主动基金正在强化差异化选股能力和风险管理,用更灵活的策略和定制化产品应对低费率被动产品的竞争,同时加大数据分析、智能投顾和组合构建技术的投入,逐渐形成与被动基金互补的生态协同。[page::2][page::3]

---

2.4 AI+量化:千人千面配置(董艺婷)



董艺婷,至明科技创始人,慧度资产总经理,拥有强大的金融工程与量化研究背景,展示AI技术与量化投资的深度融合。她提出“千人千面资产配置”的概念,即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量化模型为不同投资者提供个性化、动态调整的投资方案,大幅提高配置效率与风控能力。该观点强调技术驱动资管转型的核心地位,展示了未来资产管理的创新方向。[page::3]

---

2.5 以CTA和量化股票打造全天候策略(吕成涛)



吕成涛从策略层面介绍如何以CTA策略及量化股票为核心,构建全天候、多市场、多资产联合的量化投资体系。此种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散和因子轮动,保持策略的稳定性和抗周期性波动能力,满足投资者对稳健收益和回撤控制的需求。该观点强调了CTA策略的风险对冲和量化股票的收益生成双重角色,对行业资产配置具有借鉴意义。[page::3]

---

2.6 FOF圆桌论坛:中低波动及资产配置策略(马永谱主持)



理财魔方创始合伙人马永谱主持的圆桌论坛汇聚国内多家基金公司的资深专家,聚焦FOF产品的设计与资产配置。嘉宾讨论了FOF产品在分散风险、提升组合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如何构建适合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中低波动组合,以及多资产及解决方案的创新实践。重点是围绕FOF如何在基金市场中扮演桥梁角色,实现主动与被动的有效结合。[page::1]

---

2.7 ETF圆桌论坛及嘉宾背景介绍(主持人廖川)



ETF圆桌论坛聚焦ETF解决方案的创新与市场热点,汇集了富国、国泰、华安、华泰柏瑞、南方和永赢基金的ETF投资负责人。讨论内容涵盖ETF品种创新、量化投资实践、指数设计及投资管理等多维度议题。主持人廖川拥有深厚的基金研究背景,擅长主动、被动、ETF及FOF研究,推动了基金经理画像等行业创新方法。

嘉宾团队涵盖金融工程、数量经济、工程硕士等多学科背景,丰富的实战和管理经验确保会议研究内容具备专业深度和前瞻视角。[page::2] [page::3] [page::4] [page::5] [page::6]

---

三、图表及嘉宾形象深度解读



报告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了各位嘉宾的专业头像及简介,结构清晰、介绍详实,增强了读者对发言人的信任感与专业权威感。每位嘉宾背景涵盖硕士及以上学历,多含CFA、CPA、FRM等专业资格证书,集中反映了资管及金融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矩阵。

例如,姚紫薇、董艺婷、马永谱等均具备多年基金研究和资产配置经验;吕成涛聚焦CTA和量化策略创新;而ETF圆桌嘉宾如王乐乐、谭弘翔则在ETF产品和量化投资管理方面表现突出,大幅提升会议内容的实操性和前瞻性。

这些图像与个人背景的结合,不仅突出资管领域的专业性氛围,也体现了本次专场的跨学科、跨机构协同,说明资管行业的多元融合趋势。[page::2-6]

---

四、估值与策略分析



本报告核心为行业策略的研讨和专业观点汇聚,未直接提供具体公司估值或目标价,然而从内容逻辑看,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 量化策略与AI应用:董艺婷提出的AI+量化“千人千面”资产配置体现了个性化配置趋势,暗示利用技术对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精准刻画,将成为未来资管产品竞争的关键。

- 主动与被动的共生:武荣与多人共同论述美国及中国被动化浪潮中主动基金的“坚守与转变”,表明未来资管生态不会是零和竞争,而更看重策略互补和创新融合。
  • 多资产及FOF策略:FOF板块讨论强调中低波动、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策略,意味着对资产配置的精细化和动态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 ETF创新与发展:ETF论坛讨论多样化产品设计和指数投资技术,在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流动性和透明度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整体来看,报告展示了资管行业在被动化趋势中通过融合、创新和量化技术升级实现价值重塑的路径,建议投资者关注新兴量化产品与策略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page::1-6]

---

五、风险因素评估



虽然报告整体倾向于展望资管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但结合行业背景,可推断以下可能风险:
  • 市场波动风险:全球宏观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对资管产品表现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量化策略依赖市场信号准确性。

- 技术风险:AI与量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模式风险和模型失效风险,系统性错误可能导致资金大幅波动。
  • 监管政策变化:公募基金改革以及ETF、FOF相关监管变动可能影响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

- 竞争加剧:被动化趋势和低费率竞争压缩主动管理手续费收入,资产管理机构须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报告中虽未明确提出具体缓解方案,但通过论坛和演讲内容,强调了通过多策略融合、技术研发和资产配置优化来分散和管理这些风险的思路。[page::0-6]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和会议安排极力强调“破局与共生”理念,试图平衡主动与被动策略,但大多数演讲和讨论仍然偏重技术导向和量化创新,主动管理的传统优势和挑战提及较少,显示当前行业对量化与被动趋势的高度关注,可能忽略了某些主动管理中非量化的灵活判断能力。

- 嘉宾团队专业背景趋于金融工程、量化投资,可能在观点输出中呈现一定数据驱动和模型偏好。对市场非理性行为或突发事件的应对讨论相对有限。
  • 报告主要以介绍和会议议程的形式展开,缺少详细投资策略实施细节和具体案例分析,专业深度高但读者需结合后续具体研究报告进行深入理解。

- 因整体内容专注于机构类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难以直接应用,且部分公告对外传播设置限制,显示合规与传播边界的双重压力。

---

七、结论性综合



中信建投证券的《破局与共生 被动化浪潮下的资管新生态》专题会议报告,全面展示了2025年资管行业如何在被动化趋势下通过主动策略创新、AI与量化技术融合、多资产配置优化和ETF产品创新,构建新生态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会议汇聚国内外资深基金研究、量化投资、资产配置专家,透彻解读了公募基金改革、美国主动基金转型、量化模型个性化应用以及FOF和ETF的战略定位。

通过大量嘉宾背景说明和议程细节,报告强调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主动与被动策略的共生共赢,推动资产管理行业朝着智能化、精细化和生态化方向迭代升级。

该报告与会议为专业投资机构提供了深刻行业洞察和前沿策略视角,是资管改革与创新趋势的重要参考路径,指导机构在新一轮资产管理变革中捕捉机会、规避风险、提升管理效率和客户价值。

---

(因原文仅为会议议程及嘉宾介绍,报告未包括传统研究报告中的财务数据、估值模型及具体投资建议,故报告分析聚焦于对会议内容结构和行业趋势的解构与综合。)[page::0][page::1][page::2][page::3][page::4][page::5][page::6][page::7][page::8]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