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 科特估 系列(3):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陆家嘴论坛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深度点评2025年陆家嘴论坛,聚焦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报告指出,全球金融体系面临重构,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历史机遇,政策推动跨境支付多元化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重点关注科创投资机会,尤其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创新药板块,为投资者提供结构性配置思路[page::0][page::1][page::2][page::3]。
速读内容
2025年陆家嘴论坛主题与政策定调[page::0][page::1]

- 论坛主题聚焦全球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货币体系改革两大方向: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推进超主权货币主导。
- 八项金融政策举措在上海实施,促进跨境支付多元化及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
- 李云泽提出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发展前景,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 证监会吴清发布五大举措,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科技创新金融支持,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创板重点政策解析 [page::1][page::3]
| 政策领域 | 主要内容 |
|--------------------|------------------------------------------------------------------|
| 科创板深化改革 | 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扩展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 股债联动服务创新 | 大力发展科创债,推出科创债ETF,完善贴息担保机制。 |
| 培育耐心与长期资本 | 优化私募募投管退机制,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 |
| 上市公司支持 | 优化并购重组管理,强化股权激励,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
| 资本市场开放 | 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拓宽外资交易,研究人民币外汇期货。 |
- 资本市场发挥风险共担和定价机制优势,推动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 私募基金参与度高,强化长期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 改革措施强调制度包容性与市场制度创新,促进科技企业发展韧性。
下半年A股投资机会及结构性重点关注方向[page::2]
- A股历史大底及阶段底部出现,宏观政策环境韧性增强。
- 科创板块仍为下半年重点,关注政策支持与产业景气度。
- 细分方向包括:
1. 人工智能:关注算力需求韧性、AI模型迭代和多模态应用,重点看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
2. 高端制造:围绕产能周期选取电池、半导体、新能源车等行业机会。
3. 创新药:估值低位,产品升级与国际BD、国内政策带来长期投资价值。
- 配置建议以基本面为基础,结合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关注行业轮动效应。
深度阅读
中金 | 科特估 系列(3):陆家嘴论坛点评报告详解
---
一、报告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中金 | 科特估 系列(3):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陆家嘴论坛点评
- 发布机构:中金公司研究部
- 作者:李求索、伊真真等
- 发布日期:2025年6月20日
- 主题:本报告聚焦2025年陆家嘴论坛的政策定调及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的影响,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论坛上提出的政策方向及其对A股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该报告主要传达以下核心信息:
- 全球金融环境深刻变革,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构,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历史机遇。
- 中国加快金融开放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及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 A股市场行情韧性稳健,科创板改革和相关资本市场举措是下半年投资关注重点。
- 报告提出明确的政策创新举措,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推动科技创新,强调开放、改革、创新三者相辅相成的逻辑。
整体基调积极,着重体现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及结构性投资机遇。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2025年陆家嘴论坛召开及全球金融治理议题
关键论点:
- 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中国主导政策讨论重点涉及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融合、外汇改革等。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结构性不稳定性:
- 主权货币利益冲突及公共品属性矛盾
- 监管不足导致的风险外溢
- 美元地缘政治工具化风险
- 提出改革方向包括弱化单一货币依赖,形成少数强势货币良性竞争,以及推动超主权货币如IMF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国际主导货币。
- 推动跨境支付多元化,提升生态互操作性,促进新兴技术落地。
- 宣布上海将实施八项重要金融政策举措,重点是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离岸贸易改革、自贸离岸债发展等。
论据与假设:
-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背景是经济、地缘政治、监管风险叠加,人民币支付货币和SDR权重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撑。
- 跨境支付技术融合和多样化需求催化政策创新。
关键数据点: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和SDR权重第三。
- 八项政策涵盖交易数据监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征信新机制、离岸金融创新等多层面。
---
2. 金融开放路径与资本市场改革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局长)观点:
- 金融高水平开放空间大,关键驱动力涵盖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财富管理五大板块。
- 推动开放的三大举措是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和筑牢金融安全网。
- 上海市政府与金管局联合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推进科技金融创新试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设立、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等。
中国证监会(吴清主席)观点:
- 资本市场面向科技创新存在三大不足,提出五项改革举措:
- 科创板深化改革,设立成长层,支持未盈利高科技企业上市及再融资。
- 强化股债联动,推动科创债券、科创债ETF等产品发展。
- 培育耐心资本,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全链条。
- 促进科技型上市公司壮大,完善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
- 开放市场生态,扩大QFII产品范围,研究人民币外汇期货等创新产品。
- 资本市场角色强调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
3. 下半年A股展望及科创投资方向
宏观观点:
- A股可能已触及“大底”和阶段底部,市场韧性逐渐增强,政策坚定有助市场稳定。
- 聚焦科创板和高科技相关产业的结构性投资机会,符合政策导向和基本面。
具体投资聚焦领域:
- 人工智能领域:
- 关注算力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和端云协同带来硬件结构性机会。
- AI模型创新和多模态应用落地,重点关注具身智能和智能驾驶相关板块。
- 高端制造领域:
- 产能周期改善,资本开支重新启动,关注电池、消费电子、元件、新能源车、半导体等细分赛道。
- 创新药板块:
- 基本面好转与估值处底为中长期机会提供支撑,但短期可能波动。
---
三、图表与图片深度解读
图:2025年陆家嘴论坛期间各部门政策汇总表
描述:
- 表格梳理了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在本次论坛宣布或提议的具体政策措施,涵盖监管改革、市场产品创新、开放举措、风险管理、金融生态建设等多层面。
数据趋势和意义:
- 央行八项政策侧重于交易数据平台建设、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征信体系及离岸金融的综合改革。
- 金管局战略聚焦于扩大制度型开放和金融监管现代化,特别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专项支持。
- 证监会详细列举资本市场改革措施,重点是科创板创新举措、科创债、私募股权投资及市场开放宽容度提升。
- 外汇局强调“更加便利、开放、安全、智慧”的体系升级,包括跨境融资便利化、外汇业务改革及资本流动管理。
与文本联系:
- 该表综合阐释了论坛高层政策定调精神及其落地路径,充分佐证了报告关于“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总体逻辑。
潜在局限:
- 政策实施效果的时效性和实际市场响应可能面临短期不确定性,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度亦是风险点。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政策及市场展望性质,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详细估值模型。部分章节提及资本市场政策将推动融资成本下降、市场流动性增强及估值修复,隐含的估值逻辑包括:
- 科创板设立成长层及再融资便利可能提升相关科技板块企业的估值溢价。
- 科创债与股债联动机制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风险溢价。
- 对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创新药板块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在报告中基于行业景气度和政策支持隐含给予较高成长预期。
- 强调估值合理性和资金面的配合,例如建议AI回调即布局,说明考虑到了估值峰值和调整风险。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隐含或显式指出的主要风险包括:
- 国际金融秩序复杂多变,全球事件和美元体系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 国内政策落实节奏及市场对政策预期的消化程度存在差异,短期可能受市场情绪波动影响。
- 科技创新企业盈利模式不确定性,尤其是未盈利企业上市及融资后续进展。
- 外部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可能影响外资流入及跨境资本流动。
- 新兴政策工具和改革试点的运行风险,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创新及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推广应用。
报告虽未提供明确缓解机制,但强调政策定调积极稳妥,稳步推动改革开放,结合金融安全网构建,力争降低系统性风险。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整体立场积极,对政策顺利落实持较高信心,可能在新政效果时间窗和市场响应速度上存在乐观倾向。
- 对人民币国际化机遇肯定,但未详细讨论全球政治博弈及核心美元体系抗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阻碍。
- 科创板及相关资本市场改革虽列举详细举措,但未深入分析未盈利企业上市风险、投资者结构变化带来的可能挑战。
- 结构性投资建议虽结合行业趋势,提醒关注估值和资金面,但对外部宏观冲击的抗压能力分析相对较弱。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2025年陆家嘴论坛发布的重要金融开放与改革政策,着眼于中国金融体系通过“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策略路径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重构的挑战与机遇。
核心洞见:
- 货币秩序重构背景下,中国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上海金融中心政策创新为升级版开放布局提供制度支撑。
- 跨境支付体系、金融监管、资本市场产品和机构生态均迈向多样化、创新和包容性,以适应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需求。
- 资本市场改革推出多项改革措施,特别深耕科创板政策,有望激发更多创新型企业融资动力和成长空间。
- 下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机遇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创新药三大板块,逻辑扎实,配合政策红利与行业景气同步。
- 图表详细总结了权威机构举措,揭示了政策组合拳覆盖面广、协同性强,对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质量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总体而言,报告体现了中金公司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前景的积极判断,建议投资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抓住政策利好及产业趋势引领下的结构性机会,同时关注国际及国内多方面风险因素。报告对直接金融市场参与者和战略投资者均具备较强的战略参考价值。[page::0,1,2,3]
---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为观点分享,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结合自身状况及市场环境做出判断,并警惕报告中假设和预期的局限。中金公司不承担使用本报告信息带来的任何责任。[pag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