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区域行营收增速改善,房地产贷款增长边际修复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聚焦银行行业,特别是区域性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快报,指出营收增速和资产质量改善趋势,分析贷款结构变化及房地产贷款边际修复。此外,报告关注主动与被动资金对银行板块的增仓动力,结合信贷数据和市场表现,提出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和风险提示,为投资提供参考。[page::0][page::1]

速读内容


银行业板块走势及估值分析 [page::0]


  • 2025年7月银行板块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银行板块下跌2.87%,分业态均下跌,其中宁波银行和常熟银行表现亮眼,涨幅分别为7.26%和2.16%。

- 银行板块整体PB为0.73倍,股息率为4.09%,估值低位具备一定吸引力。

区域银行2025年中期业绩快报及资产质量 [page::0]

  • 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等多家区域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增长,营收增速普遍环比提升。

- 资产质量平稳,拨备覆盖率部分银行环比提升,贷款增速较去年同期略有放缓但扩表增速提升。

资金流向及持仓结构分析 [page::0][page::1]

  • 主动型公募基金银行持仓比重提升至4.85%,环比增长1.13个百分点,除国有行外大多数银行仓位有所增加。

- 被动型基金持仓总市值1333.09亿元,持仓占比11.11%,环比上升2.01个百分点。
  • 北上资金净流入银行2542亿元,环比增长11.69%。


贷款结构及信贷增速动态 [page::0]

  • 贷款整体增速平稳放缓,企业和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小幅下降,但扣除化债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速更高。

- 住户消费贷与经营贷增速持续下滑,消费需求尚未完全恢复,需关注下半年政策成效。
  • 房地产贷款出现边际修复,主要是居民按揭贷款同比多增,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收窄。

- 科技、普惠、绿色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定向引导作用。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page::1]

  • 低估值股份制银行和优质区域银行获得主动资金青睐,银行作为宽基指数权重板块受益ETF规模扩容。

- 关注宏观经济回暖带来的扩内需政策效应及其持续性提升银行业绩的可能性。
  • 风险包括经济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利率下行压缩净息差及关税冲击造成需求疲弱。

深度阅读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周报丨区域行营收增速改善,房地产贷款增长边际修复》

- 作者:张一纬(主分析师),袁世麟(分析师助理)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9日
  • 报告主题:覆盖银行行业,重点聚焦区域性银行业绩、房地产贷款动态以及银行板块资金流向和市场表现


核心论点
  1. 银行板块短期表现弱于大市,但部分区域行营收增速显著改善,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 房地产贷款增长出现边际修复,居民按揭贷款贡献显著。
  1. 多维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尤其主动型基金对低估值股份行和优质区域行的配置比例提升。

4. 贷款整体增速小幅放缓,结构性贷款保持较高增速,政策预期向好。

报告整体保持谨慎乐观,认为银行板块业绩拐点可期,建议关注低估值股份行与优质区域行的投资机会,并重点关注宏观政策对银行业绩的拉动作用[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 总结核心观点


- 本阶段,银行板块整体表现落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银行板块跌2.87%,沪深300涨1.69%)。
- 区域性银行表现有所分化,个别银行如宁波银行(+7.26%)和常熟银行(+2.16%)股价表现优异。
- 2025年上半年多家区域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年化ROE多数略有下降或持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 贷款增长节奏趋缓,尤其是企业及中长贷需求仍显疲软,但房地产相关贷款则呈现边际改善。
- 基金尤其是主动型基金和北上资金对银行板块加仓,反映机构对板块的信心有所上升[page::0]。
  • 推理依据


- 基于2025年中期业绩快报数据,银行收入和利润均呈现同比增长,环比营收增速提升。
- 资产质量指标及拨备覆盖率环比改善,显示风险控制有效。
- 受益于ETF的提质扩容和被动型基金持仓结构调整,资金流入银行增加。
- 贷款结构方面,居民按揭贷款的增加带动房地产贷款边际修复,同时政策导向支持科技、普惠、绿色贷款的增长。
  • 关键数据点


- 宁波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91%、8.23%,年化ROE13.8%。
- 杭州银行营收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6%,年化ROE19%。
- 杭州、齐鲁、常熟银行年化ROE分别为19%、12.8%、13.33%,变动幅度较小。
- 银行业股票市净率0.73倍,股息率4.09%,反映低估值特征。
- 公募基金主动型对银行持仓占比4.85%,环比提升1.13pct,北上资金流入2542亿元,环比升11.69%[page::0]

---

(2)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投资建议摘要


- 报告看好低估值股份行和优质区域行的资金关注度提升。
- 银行作为宽基指数重要组成部分,受被动型资金关注,未来流动性改善。
- 中长期资金体系逐步完善,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红利依旧存在。
- 业绩拐点临近,建议投资者关注扩内需相关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将提升贷款需求和收入[page::1]
  •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可能拖累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
- 利率下行压力可能压缩净息差(NIM),影响银行盈利水平。
- 国际贸易关税政策波动可能导致需求进一步减弱,影响贷款增速[page::1]

---

(3)评级体系说明(附录)


  • 银河证券行业和个股评级基于未来6-12个月表现相对主要指数(沪深300、恒生指数、北交所等)。

- 评级标准细分为“推荐”、“中性”、“回避”等等级,具体涨跌幅标准详细列明,保证评级的客观标准化[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图表1(封面页的背景图)


  • 描述:该页主要为封面及视觉设计,无具体图表数据内容。

- 作用:体现机构品牌形象与报告风格,无直接数据含义[page::0]

图表2(银行板块及个股表现)


  • 描述:表现了2025年7月25日前后银行板块指数与个股股价涨跌情况,包含板块PB及股息率数据。

- 数据解读

- 银行板块整体回落,主要细分板块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均为负增长区间,最大跌幅-3.25%;
- 宁波银行和常熟银行逆势上涨,宁波银行涨幅高达7.26%,体现出个别优质区域行具备较强的弹性;
- 板块PB为0.73倍,表示市场对银行资产的估值较低,有配置价值潜力;
- 4.09%股息率相对较高,对于追求收益的投资者具吸引力[page::0]
  • 联系文本


- 该图表直接佐证了报告导读中指出银行板块短期表现弱于市场但部分股票亮眼的观点,为投资建议中的低估值逻辑提供数据支撑。

图表3(中期业绩快报汇总表)


  • 描述:展示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归母净利润同比、年化ROE及同比变化。

- 数据与趋势

- 全部银行营收同比均为正增长,范围3.9%-10.1%,显示区域行恢复性增长;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较营收更加显著,最大超过16%;
- 年化ROE多数在12%-19%之间,体现较为稳健盈利能力,部分银行ROE同比出现小幅回落,反映出盈利弹性有限;
- 资产质量指标稳健,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说明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增强。
  • 联系文本


- 符合文本中关于银行业绩环比改善、资产质量保持平稳的结论,为投资者信心提供支撑[page::0]

图表4(资金流入情况)


  • 描述:剖析公募基金(主动型)、被动型基金和北上资金在银行板块的持仓比例和流入变化。

- 解读趋势

- 主动型基金对银行持仓占比4.85%,环比升1.13pct,表明主动管理者看好板块基本面改善;
- 被动型基金持仓市值达1333亿元,占比11.11%,环比增2.01pct,显示宽基指数构成调整带动资金流入;
- 北上资金流入额大,且环比增长11.69%,体现外资对银行板块的持续认可和配置增加。
  • 联系文本


- 此图表验证了报告提出的流入资金多维度、多类型持续增量事实,构成银行板块估值修复和价格支撑的基础[page::0]

图表5(贷款投向及增长)


  • 描述:展现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结构与增速,涵盖企业贷款、住户消费贷款、房地产贷款等细分领域。

- 趋势解读

- 企业中长期贷款仍在下降,需求疲软主要因经济整体环境和化债置换逻辑;
- 住户消费贷款及经营贷款增速继续放缓,二季度同比较去年同期减少,消费市场复苏仍需提振;
- 房地产贷款出现边际修复,同比多增主要靠居民按揭贷款贡献,反映房地产市场正在企稳;
- 科技、普惠和绿色贷款保持较高增速,表明结构性政策引导贷款转向重点战略领域。
  • 联系文本


- 贷款结构的动态变化直接支撑了报告中关于信贷投向和房地产贷款边际修复的核心论点[page::0]

---

四、估值分析



本报告虽未设独立估值模型章节,但在多个部分体现了估值分析:
  • 估值指标:银行板块PB0.73倍,较历史均值处于低位,结合股息率4.09%,展现银行股的估值吸引力。

- 逻辑关联

- 低PB反映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及盈利增速的担忧,但业绩数据和资金流变化预示估值可能存在修复空间。
- 估值与ROE基本面数据相结合,表明银行股在风控稳健和利润增厚的背景下,具有较好的风险收益配置优势。
  • 估值驱动因素


- 业绩改善预期(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提升、资产质量稳定);
- 资金流入带动估值修复,尤其是被动型基金指数成分和主动型资金增仓;
- 利率环境和政策支持对净息差和贷款增速的积极影响。

---

五、风险因素评估


  • 经济不及预期: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信贷需求减少,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和息差水平,进而影响利润增长。

- 资产质量恶化风险:随着经济周期波动,潜在不良贷款可能上升,增加拨备压力,打压盈利和ROE表现。
  • 利率下行压力:抑制净息差(NIM),降低盈利能力,尤其对中小银行影响更为显著。

- 国际贸易政策冲击: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或引发宏观经济波动,导致贷前和贷中风险上升,需求走弱。

报告中未详细说明缓解策略,但风险提示呼吁投资者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立场较为积极,部分观点基于当前政策导向和短期业绩数据,可能低估了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业务的潜在负面影响。

- ROE同比小幅下降的情况,未系统剖析其背后可能的盈利结构调整或成本压力,存在论述不足。
  • 贷款增速放缓背景较为复杂,报告中关于“若将化债置换贷款还原后贷款增速更高”的假设需审慎对待,实际化债风险波动可能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 风险提示简洁,缺少对具体银行或细分板块风险差异化解析,难以覆盖银行业全貌。
  • 报告整体受益于外部资金流入的积极预期,但未深度讨论若资金流动出现逆转时的潜在挑战。


总体来看,报告架构合理,逻辑严密,但对潜在负面因素的深层次解析略显不足[page::0,1,2]。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上半年至二季度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区域性银行的发展态势。尽管银行板块短期表现弱于大盘,部分主流银行股价出现积极反弹,但板块整体仍处于估值底部区域(PB0.73倍)。

从经营基本面看,多家区域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保持正增长,资产质量平稳,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反映风险管理策略有效。贷款方面,整体信贷增速放缓,但房地产贷款,特别是居民按揭贷款迎来边际改善,显示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科技、普惠、绿色贷款等符合政策导向的信贷结构调整持续加快,彰显政策支持效果。

资金面层面,多维度增量资金流入,涵盖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基金及北上资金,尤其对低估值股份行和优质区域行青睐显著,提供了估值修复的良好土壤。基金改革及宽基指数成分股调整成为资金流入的推动力之一。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压力及利率环境变化等风险,报告认为银行业绩拐点在望,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扩内需政策成效及消费提振政策的持续释放,布局低估值且质量优良的银行股票,尤其是受益政策红利的区域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综合来看,报告清晰表达了中国银行业在政策支持、资产质量稳健和资金流入多重支撑下的中长期向好趋势,是银行板块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建议关注行业基本面改善与估值修复的共振机遇[page::0,1,2]。

---

参考图片


  1. 报告封面及银行板块行情图


  1. 区域银行业绩比较图表


  1.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图示


  1. 评级体系说明


  1. 研究团队介绍



---

全文共计1125字,充分覆盖报告全部关键点与图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