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泰海通 · 晨报0605|策略 固收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重点分析6月金股策略及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即将落地对固收市场的影响。认为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逐渐明朗,无风险利率下降及风险认知改善推动市场回暖,新兴科技与周期金融均为重点投资主线。同时深度解析信用债ETF通用质押式回购政策,指出其有助于降低质押风险与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信用债ETF规模扩张,并讨论ETF因持仓差异出现的阶段性业绩分化现象,为固收投资提供策略指引[page::0][page::1].

速读内容


6月金股策略:风格延续,主线强化 [page::0]


  • 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明确,关键动力为无风险利率下降及风险认知系统性改善。

- 政策“三支箭”及资本市场改革助力投资者信心恢复,市场进入增量及长期入市历史拐点。
  • 投资主线:金融高分红板块(券商、银行、保险)、新兴科技成长(港股互联网、机器人等)、周期消费复兴(有色稀土、零售化妆品等)。

- 主题推荐涵盖AI智能体、具身智能、国牌消费、区域经济及自主可控[page::0].

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及通用质押式回购解析 [page::1]

  • 首批9只信用债ETF获中国结算同意函,试点通用质押式回购预计6月落地,规模超700亿元。

- 通用质押式回购采用标准券制度,担保品资格受券种评级约束,利于信用债ETF与底仓资产功能性差异缩小。
  • 信用债ETF分散持仓带来折算率波动较低,降低质押风险及实际综合融资成本。

- 不同ETF因持仓及策略差异,未来业绩会出现阶段性分化[page::1].

投资风险提示 [page::0][page::1][page::2]

  • 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

- 经济恢复超预期带来波动,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page::0][page::1][page::2].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晨报0605|策略 固收 —— 深度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标题:《国泰海通·晨报0605|策略 固收》

- 作者与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团队
  • 发布日期与地点:2025年6月4日,上海

- 研究主题:宏观策略方向、股市风格演变、信用债ETF质押库政策解读及固收市场分析

核心论点概括:


  • 策略视角:中国股市进入转型牛时代,投资风格不会切换,主线持续强化,伴随无风险利率的显著下降和风险认知的系统性降低,股市进入历史转折点;

- 行业推荐:重点推荐新兴科技成长、高分红金融板块及周期性消费和稀缺资源类品种,关注AI智能体、具身智能、国牌消费、区域经济及自主可控等主题;
  • 固收市场视角: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落地将优化债券市场流动性及融资条件,助力基金规模增长,同时注意回购制度及基金策略、持仓差异引发的阶段性业绩分化。


本报告意在全方位揭示当前及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趋势及固收市场新政策对信用债ETF的深远影响。[page::0,1]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策略篇:6月金股策略——风格不会切换,主线持续强化



关键论点:


  • 转型牛格局明确:经历经济冲击和出清调整后,投资者对经济及估值的认识趋于理性,估值收缩边际影响减弱。

- 预期从经济周期转向利率和风险认知:股票价格反映未来预期,当前核心矛盾转向无风险利率与风险认识的系统性下降。
  • 政策“三支箭”协同发力:债务化解、需求提振、资产价格稳定,资本市场改革和新消费新技术创新合力激发长期投资信心。

- 投资推动力
- 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长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存款利率破1%)降低资金入市机会成本。
- 监管发力、流动性改善和投资者回报导向改革增强资本市场投资吸引力。
- 投资者风险评价及行为转向积极入市,进入历史转折点。

重点行业配置及主题:


  • 金融与高分红板块:券商、银行、保险业绩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无风险利率下降;运营商、高速公路、公共事业等高股息、垄断行业稳健受益。

- 新兴科技成长板块:聚焦港股互联网、传媒游戏、机器人、医药、军工,受益于中美科技竞争和生产力提升。
  • 周期消费与新消费

- 周期品如有色稀土、化工等,在供需结构改善和竞争转好背景下迎来复兴;
- 新消费品类如零售、化妆品等因人口结构和消费升级呈现创新动力。
  • 未来主题重点

- AI智能体推动算力需求
- 具身智能带来多元应用及轻量材料需求
- 国牌消费满足本土消费文化及情绪价值
- 区域经济政策利好西部基建、免税、航运旅游
- 自主可控聚焦半导体与软件产业链重构

支撑逻辑与信息:


  • 通过债券收益率、存款利率数据证实资金成本下降;

- 政策主动性体现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
  • 投资人行为由保守向积极转变,是市场估值及行情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这一章节精准描绘了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投资框架,明确了“风格不切换”的核心内涵,即围绕政策和长周期成长主题稳健布局。[page::0]

---

2.2 固收篇: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政策解读



关键论点:


  • 首批9只信用债ETF获准纳入质押库,试点回购交易即将启动

- 纳入质押库的ETF总规模超700亿元,标志着信用债ETF流动性和融资便利性显著提升;
  • 通用质押式回购机制通过标准券制度和匹配机制撮合交易,提升担保品流动性和效率;

- 评级要求趋严,但准入范围扩大,确保持有担保品质量及市场风险管理;
  • ETF分散化持仓带来的折算率波动较低,有助于降低质押风险和融资综合成本,较个券质押优势明显;

- ETF持仓的主动管理及抽样复制特性导致不同产品之间存在业绩分化,尤其体现在久期与期限结构策略的差异。

具体支持数据和政策机制:


  • 质押参与方包括平安、大成、博时等9家知名基金管理公司;

- 交易所监管理要求信用债ETF满足担保品持续管理,且存在回购业务规模总量限额,超过2000亿元将暂停新增申请,凸显先发优势的重要性;
  • 折算率的动态调整及其对融资成本的影响被重点强调,分散持仓减少折算率波动的积极作用被详细论述。


风险提示:


  • 可能面临经济恢复超预期或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的风险。


本章节通过深刻剖析质押库政策的细节及信用债ETF的流动性提升路径,为固收投资者指明了未来优化融资结构和降低风险的新方向,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基金执行策略带来的业绩差异。[page::1,2]

---

3. 图表深度解读



报告首页配图为云南玉龙雪山日照景象,象征高峰与坚韧精神,隐喻资本市场“登顶”与长期坚定投资理念,强调策略报告的长远视角和持续力量。[page::0]

固收篇虽未具体展示图表,但描述了信用债ETF规模、评级机制和折算率动态制度,这些数据背后隐含的交易撮合机制和风险管理逻辑,构成对现有制度创新的深刻支持,对于理解信用债ETF流动性及融资便利性提升极为关键。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主要为宏观策略及政策解读性质,未详细针对单一企业或资产进行传统的DCF、市盈率等估值模型分析。

但从策略角度讲,报告指出:
  • 估值的边际收缩影响减小,预期驱动转向贴现率和风险认知的改善;

- 随着无风险利率下降,资金成本降低,股票估值水准普遍上升,支撑转型牛格局的形成;
  • 固收领域中,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将降低实际融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间接提升债券资产及相关基金的内在价值。


这一估值理念提醒投资者要关注宏观利率环境对资产价格的底层驱动作用。[page::0,1]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可能使风险偏好下降,抑制股市活跃度,挑战转型牛行情假设;

-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投资者避险情绪,影响跨国投资及供应链;
  • 经济恢复超预期风险:固收回购规模限制可能带来流动性紧张,且绝对收益率提升或影响债券估值;

- 信用债ETF业绩分化风险:由于底层持仓分散及策略差异,可能出现阶段性表现波动;
  • 政策执行风险:政策导向的资本市场改革力度若不足或进程延缓,将影响市场信心。


报告明确未忽视潜在的宏观及制度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政策执行与市场内外部环境的波动性。[page::0,1,2]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将“风格不切换”与“主线持续强化”理解为当前及未来阶段投资主线,基于低利率和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的宏观因子,这一判断虽合理,但其对全球地缘政治或外部经济冲击的敏感度假设相对乐观,未对极端冲击情形进行充分情景分析。

- 信用债ETF质押库制度解读虽详细,但对各基金间的“主动偏离”和“抽样复制”的潜在影响未深入量化,阶段性业绩分化的风险提示较为笼统,缺乏具体风险管理对策或实证支持。
  • 报告没有提及在海外技术竞争加剧背景下,相关行业可能面临的贸易壁垒或技术限制风险,为预期提供的支撑假设较为理想化。

- 新兴科技及主题投资领域虽具前瞻性,但组合推荐较为宽泛,具体个股及细分领域风险如估值泡沫、技术落地周期、法规政策变动未作细致拆解。

整体分析稳健但略显偏向积极推广视角,实务操作中需结合宏观及微观多维度风险管理策略。[page::0,1]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系统呈现中国资本市场在2025年6月正迈向一个“转型牛”新时代的宏观策略视角,核心驱动力为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和风险认知的全面改善,政策“三支箭”的协同发力和改革举措支持构筑了长期投资信心基础。在此框架下,股市投资风格不会快速切换,主线力量持续强化,重点聚焦金融高分红、新兴科技成长及周期消费复兴,同时借助AI智能体、具身智能、国牌消费、区域经济和自主可控等创新主题,构建多元化、结构性增长机会。

固收市场方面,纳入质押库的信用债ETF试点开通带来显著的融资便利和流动性提升,政策利好释放有望提升市场规模及投资者活跃度。通过标准券制度和动态折算率管理降低质押风险,但ETF持仓的主动策略差异引发的业绩分化需要投资者关注和应对。

风险提示详细,涵盖了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及市场表现波动等关键不确定性。视角全面,能为投资者提供较为明确的配置指引和风险防范建议。

综上,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团队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建议投资者坚定核心主线配置,灵活应对风险,着眼长期转型红利,将改革与创新视为牛市关键驱动。[page::0,1,2]

---

致谢



感谢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团队提供的详实资料,本文专注于报告内容的全面解读与分析,为读者呈现清晰且深入的市场洞察。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