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公用陶贻功】公司点评丨吉电股份 (000875):绿氨项目顺利投产,绿色氢基能源平台启航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报告指出吉电股份绿氨项目已顺利投产,为国内外最大规模绿色氢基能源项目,公司构建绿氨与绿醇双产能力,配套大规模风光电供应,推动绿色溢价提升盈利。火电与新能源业务构成稳固基本盘,新能源项目储备充足,盈利能力具备稳定性及成长性预期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绿氨与绿醇项目进展及产能布局 [page::0]

- 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已于2025年7月26日投产,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
- 绿氨项目配套7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是国内外最大规模绿氨项目。
- 绿醇项目规划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配套40万千瓦风电,预计2025年8月全面开工,计划27个月建设期,预计2027年下半年投产。
- 绿氨与绿醇双产能平台形成,推动公司绿色氢基能源能源系统建设。
海外合作与绿色溢价盈利前景 [page::0]
- 公司与荷兰皇家孚宝、伊藤忠商事、中石油国际及EDF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助力绿氨绿醇海外市场开拓。
- 绿氨方面,预计绿色合成氨成本约3000元/吨,较东北市场常规价格2460元/吨存在绿色溢价潜力。
- 欧洲CBAM实施及日韩低碳政策推动欧洲及亚太市场对绿氨需求。
- 绿色甲醇因航运行业降碳需求强劲,合理价格显著高于常规甲醇,保障盈利基础。
- 与中远海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促进绿醇产能消化。
火电与新能源业务基本面稳固 [page::0]
- 2024年末公司火电与新能源装机规模分别为330万千瓦和1111万千瓦。
- 2024年火电、光伏毛利分别实现4.32亿元及31.86亿元,新能源贡献占总毛利86%。
- 火电业务“公用事业化”及安定的长协煤炭采购,确保电价及成本稳定。
- 新能源项目储备丰富,预期产业政策引导新能源行业收益回归合理水平。
深度阅读
银河公用陶贻功丨吉电股份 (000875) 公司点评报告详尽分析
---
一、元数据与概览
报告标题: 【银河公用陶贻功】公司点评丨吉电股份 (000875):绿氨项目顺利投产,绿色氢基能源平台启航
作者: 陶贻功、梁悠南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29日
研究主题: 吉电股份的绿色转型及新能源业务进展,重点关注绿氨、绿醇项目的投产及公司基本面稳健性分析
核心论点与目标:
报告围绕吉电股份在绿色氢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是绿氨项目的成功投产以及绿醇项目即将开工,展现公司绿色能源平台初具规模的积极信号。同时强调公司传统火电与新能源业务的稳健性,预示其盈利能力具备良好基础。报告基调积极,暗示公司未来业绩和成长前景乐观。虽然报告全文未明确评级和目标价,但从文本及行业背景可推测为“推荐”或“谨慎推荐”级别。总体上,该报告意在传达吉电股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未来成长性,突出其绿色溢价带来的盈利增厚可能性[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报告导读与核心观点
总结:
- 绿氨项目于2025年7月26日成功投产,标志着公司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的正式启航。
- 绿醇项目预计2025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周期27个月,目标27年下半年投产。
- 公司与众多海外大客户(如荷兰皇家孚宝集团、伊藤忠商事、中石油国际以及EDF)签署合作协议,助力绿色溢价实现。
- 火电+新能源的业务结构稳固,保证公司基本面健康发展。
推理依据:
- 绿氨项目规模位居国内外领先,每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配套清洁电源配置雄厚,实现绿色能源闭环。
- 对绿醇项目的规划显示公司绿色能源扩张策略的后续布局,推动新能源业务产业链延伸。
- 海外合作强化了公司绿色产品的国际市场布局,且面对碳关税政策(CBAM)与海外减排需求,绿氨、绿醇需求具备刚性。
- 火电业务稳定支持盈利,尤其是吉林火电“公用事业化”的政策利好保证电价稳定;新能源业务拥有大量储备,未来成长可期。
关键数据点解析:
- 绿氨年产量: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
- 配套电源:风电70万千瓦,光伏10万千瓦。
- 预计绿醇产能:20万吨绿色甲醇产能,配套40万千瓦风电。
- 2024年末装机容量:火电330万千瓦,新能源1111万千瓦。
- 2024年毛利贡献:火电4.32亿元(占12%),新能源31.86亿元(占86%)。
- 绿色合成氨成本约3000元/吨,东北合成氨市场价2460元/吨;德国绿色氨招标价格811欧元/吨(约合人民币6000元/吨以上),显示绿色产品有较大溢价空间。
- 绿色甲醇合理价格7000元/吨,较2025年常规甲醇2530元/吨价格溢价明显[page::0].
预测与假设:
- 假设新能源电价0.2元/kWh,计算绿氨生产成本。
- 按27个月建设期估算绿醇项目投产时间。
- 绿色溢价来自海外政策导向(CBAM、碳税)及下游需求积累(航运业绿色节能要求)。
- 绿醇未来销售借助与中远海运建立的合资公司保障产能消化。
---
2. 风险提示
总结风险点:
- 产品市场开拓无法达预期,导致销量不足或价格承压。
- 绿氨产品成本或价格未达预期,盈利能力受限。
- 绿醇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影响产能释放及盈利增长。
潜在影响:
上述风险均可能延缓公司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的战略实施和盈利兑现,尤其在海外市场绿色溢价和国内政策支持的变量下,公司业绩弹性面临挑战。报告未具体给出缓解策略,需投资者重点关注项目执行节奏和市场拓展情况[page::0,1].
---
3. CGS评级体系说明
评级对应相对基准市场表现:
- 公司评级“推荐”:股价相对大盘涨幅超过20%。
- “谨慎推荐”:5%至20%。
- “中性”:-5%至5%。
- “回避”:跌超5%。
该评级体系为中国银河证券自有定义,确保投资评级有明确的量化基础。[page::2]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首页含有公司绿氨项目投产仪式照片及相关图标,体现事件真实性和权威性,但未提供具体数据型图表。此类图片主要起到视觉佐证作用,与报告核心论述相辅相成。
后续页面提供分析师团队照片和评级体系图示,表明报告的专业背景和评级框架,对于专业读者甄别分析质量和投资风格具有指导意义。
尽管缺少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表格或预测图表,报告通过详实的文字数据披露和行业背景说明,足够支撑投资判断。
---
四、估值分析
报告全文未给出明确的估值计算和目标价格,但对成本结构、价格水平及绿色溢价有详细讨论,可推断其估值分析隐含如下逻辑:
- 以新能源电价0.2元/kWh作为成本驱动,计算绿氢制备成本及其对下游绿氨、绿醇价格的影响。
- 对比市场合成氨和甲醇价格,特别海外高价格环境中的绿色溢价,推断公司未来在国际市场拥有竞争优势和盈利潜力。
- 新能源业务毛利大比例贡献表明市盈率计算中,增长预期和盈利弹性或主要来源于绿氢及绿色化工产品业务拓展。
兼顾火电业务稳定现金流,估值逻辑体现“稳定收益+成长潜力”双轮驱动结构。建议投资者结合后续财报细节进行具体数值估值判断[page::0].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明确列出三类风险因素,涵盖市场、价格、项目执行进度,具体评估如下:
- 市场开拓风险: 海外和国内市场需求扩展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及盈利承压。依赖政策推动,受全球减碳政策调整波动影响较大。
- 成本和价格风险: 绿色产品成本高于传统水平,若价格无法匹配,绿色溢价难以实现,利润空间受挤压。
- 项目建设风险: 绿醇项目建设期长,若项目延期,将错失绿色能源市场拓展窗口期,使未来几年盈利增长放缓。
报告未详细披露应对策略和风险概率,这提示投资人需关注项目进展透明度和市场环境变化[page::0,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对绿色氢基能源未来成长潜力持积极态度,假设较为理想:绿色电价0.2元/kWh在当前新能源产业环境下虽合理,但波动存在,并直接影响成本端,稍有变动亦将影响盈利。
- 绿色溢价实现基于海外政策(如欧盟CBAM)和国际市场需求强度,若政策不及预期或全球经济减弱,绿色产品出口面临压力。
- 报告强调火电业务“公用事业化”和长协煤炭成本优势,这在国内外能源政策趋严背景下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 绿醇项目27个月的建设周期较长,且投产存在不确定性,对短期业绩支撑不足。
- 信息披露限于部分主要投资客户和项目总体规划,缺乏具体财务测算细节,投资者需警惕潜在的执行风险和经营波动。
---
七、结论性综合
中国银河证券陶贻功团队发布的这份吉电股份分析报告,围绕公司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的启动及火电+新能源的稳健基本面展开系统论述。绿氨项目已于2025年7月底顺利投产,凭借3.2万吨绿氢和18万吨绿氨产能,配套7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公司实现了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制氢氨化合物生产能力。紧接着的绿色甲醇项目也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7年下半年点火投产,届时公司将具备绿氨与绿醇两条绿色能源生产线,绿色氢基能源平台雏形初显。
海外市场拓展依托与多家国际巨头合作,尤其是面向欧洲实施的CBAM碳关税政策和日韩低碳改造需求,绿氨和绿醇产品拥有显著溢价空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东北地区传统合成氨市场价格2460元/吨,绿色厂商成本约3000元/吨,差价需依靠国际溢价和高端市场消化。全球航运业对绿色甲醇燃料需求快速增长亦为业绩增长提供驱动力。公司火电业务稳定贡献基础现金流,新能源装机及储备充足保障未来成长。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产品市场开拓难度、绿色产品价格成本波动与绿醇项目建设进度不确定性,均可能影响盈利兑现。报告未明确给出估值目标价,但通过价格成本及盈利构成分析,隐含公司盈利能力将因绿色能源业务快速成长而提升。投资建议虽未明确,但基于业务更新和行业趋势,可判断为投资者“谨慎推荐”或“推荐”级别。
综上,报告通过详细的项目进度披露、市场合作描述及盈利构成分析,实现了对吉电股份绿色氢基能源转型和传统业务稳定双轮驱动的深刻解读,是理解该公司未来成长战略和财务前景的重要参考资料[page::0,1,2].
---
参考页面标注
- [page::0] 报告首页导读、核心观点、风险提示
- [page::1] 风险具体内容、CGS相关报告、团队介绍
- [page::2] 评级体系解读及附加说明
---
注: 报告原文未提供详细财务预测表或估值表格,分析基于文本信息综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