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 · 晨报0731|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详解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25年7月发布的稳定币发行监管文件,明确了申请资质、流程、储备资产、反洗钱及过渡期要求,推动稳定币牌照发放,重点利好拥有跨境支付及RWA业务场景的相关公司,为投资提供政策风向标和风险提示[page::0][page::1]。
速读内容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监管细则,推动牌照发放 [page::0]

- 监管细则包括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反洗钱指引、发牌制度及过渡条文说明。
- 申请主体必须为中港注册法团,财政要求不少于2500万港元。
- 储备资产需全额支持,接受现金、短期银行存款及高流动性债券等,需以参照货币计价。
- 反洗钱措施强化,对非托管钱包交易设额外风险控制。
- 原有发行人需于2025年10月31日前申请牌照。
稳定币牌照重点向跨境支付及RWA场景倾斜 [page::1]
- 香港金融管理局预计初期仅批出数个牌照,优先发放给具备跨境支付等场景的机构。
- 投资建议关注与稳定币应用场景紧密相关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 风险因素包括监管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及市场竞争加剧。
报告信息与来源 [page::1]
- 研究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部
- 主要分析师:刘欣琦、孙坤
- 研究内容基于官方监管发布及相关政策解读
深度阅读
国泰海通证券《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晨报详尽分析报告
---
一、元数据与报告概览
- 报告标题: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发行相关监管文件的点评
- 作者:刘欣琦(金融研究组长、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坤(分析师)
- 发布机构: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30日22:35(上海时间)
- 主题:聚焦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最新发布的稳定币监管细则,以及其对稳定币行业及相关公司潜在影响的解读。
核心论点:
香港金管局正式发布并将于8月1日执行《稳定币条例》,进一步细化稳定币发行人的牌照申请及监管细则,推升稳定币申牌进程,预计该举措利好稳定币行业的发展,尤其对拥有跨境支付及真实资产(RWA,Real World Assets)场景的公司构成直接利好。报告基于最新监管信息,针对行业监管环境的变化提供了深度解读与投资建议。[page::0,1]
---
二、逐节深度解读
1. 事件背景及监管细则内容
报告首先介绍了此次监管细则发布的背景——2025年7月29日中国香港金管局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技术简报会,以及监管文件的性质与内容。该监管文件为正在执行的《稳定币条例》的补充,目的是细化申请流程与后续的合规监管,主要包括如下四项内容:
- 《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
详细规定了申请人资格、运营合规、风险控制等内容。
-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咨询总结》
具体表述对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的要求,保护体系设计。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
简明总结发牌流程和条件。
- 《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
针对现有无牌发行人的转牌时间表和要求。
监管文件核心要求包括:
- 申请资质:申请主体须为中国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须具备不少于2500万港元的财政资源(已缴股本或可自由兑换货币)。
- 申请流程:涵盖初期咨询金管局、与总部所在地监管机构沟通、正式申请提交、审理到牌照通过或拒绝。
- 储备资产:要求全额储备政策,储备资产限制包括现金、短期银行存款、不超过1年期的政府及中央银行债券、相关高流动性债券及隔夜逆回购协议,且需以稳定币参考货币计价,其他货币作为储备资产须获书面批准。
- 反洗钱措施:加强对客户(包括托管和非托管钱包)身份验证和交易监控,防范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
- 过渡期安排:现有发行人需在2025年10月31日前申请牌照。
这部分内容详尽地描绘了监管逻辑,旨在规范稳定币发行人的准入门槛和日常运营风险,意在防止金融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page::0]
2. 香港稳定币行业前景及影响评估
报告指出,监管细则落地标志着中国香港稳定币发行步入实质阶段。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的表态提到,初期批准的稳定币牌照数量或仅为数个,意味着监管较为严格,但重点支持业务场景丰富,特别具备跨境支付等实用场景的发行人。
- 行业利好
监管框架的明确推进稳定币行业的合规化,有望推动该市场的健康发展,促使优质参与者入局。
- 受益标的
报告特别推荐具备跨境支付能力及可支持真实资产(RWA)稳定币发行公司的投资机会。
- 风险提示
主要风险包括:监管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行业进展节奏)及行业竞争加剧(牌照有限带来的市场争夺)。
这一评估展现出对行业发展的正面预期,同时适度提示潜在风险,体现报告兼顾机遇和风险管理的专业视角。[page::1]
---
三、图表深度解读
本报告包含两幅图片,一幅为新疆喀拉峻自然风景照,主要用于视感装饰,没有涉及具体金融数据;另一幅为分析师刘欣琦的专业形象照片,用以增强报告权威性和可信度。技术二维码图片引导读者关注国泰海通证券官方公众号,方便获取更多研报和资讯,这种辅助图文元素提升了报告的传播与交互效率。
本报告并未包含财务数据表格或趋势图,因此本分析未涉及具体数字指标的解读,但报告中围绕监管制度的文字内容细致系统,足以支撑读者对市场与政策变动的理解。[page::0,2]
---
四、估值分析
本次发行人监管文件的点评类报告,主要聚焦政策解读和行业影响,未含细化公司财务预测或估值模型。报告核心为制度环境的分析,强调监管对行业及标的公司的结构性影响和投资机会,并围绕稳定币行业的投资前景给出建议。
因此,该报告未提供DCF(现金流折现)、PE(市盈率)等典型估值方式,也未涉及估值参数。未来若相关稳定币发行企业上市或公布业绩,或会有更具体的估值分析。[page::0,1]
---
五、风险因素评估
报告对风险的提示较为明确且重点突出:
- 政策落地时点不及预期风险
监管推进节奏或因政策协调、监管资源等因素不达预期,延缓行业发展,可能影响相关企业估值及投资回报。
- 市场竞争风险
稳定币牌照数量有限,市场参与者将面临激烈竞争,风险集中在市场份额争夺及牌照批复不均。
这些风险均建立在具体监管与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客观指出可能对稳定币行业及相关企业产生阻碍的因素,没有夸大风险,也未低估挑战。[page::1]
---
六、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偏重于乐观视角
尽管指出了政策落地风险与竞争风险,但整体调子积极,强调“利好稳定币行业发展”,有引导性正面预期。对稳定币行业潜在的技术安全风险、市场接受度风险,以及全球数字资产宏观监管政策变化对香港相关稳定币业务的影响未予细致讨论,分析侧重于本地监管环境。
- 缺乏对监管文件潜在限制的深入反思
例如,监管对储备资产的严格规定(仅允许短期高流动性资产),可能限制稳定币的创新性设计和资产多样化需求,间接影响发行效率及用户体验,这些细节尚未充分探讨。
- 无具体企业案例分析
报告未点名或深入分析具体可能受益或受影响的企业,仅泛泛提出“具备跨境支付和RWA场景的公司受益”,缺少行业层面细分或排序,这对投资者判断具体标的略感不足。
这些细微差别提示读者在应用报告观点时需结合更宽广行业分析和技术风险评估,以形成更全面的投资判断。[page::0,1]
---
七、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基于中国香港金管局2025年7月29日发布的稳定币发行监管制度细则,对稳定币行业的监管框架有了系统清晰的展现。报告亮点包括:
- 监管规则明确且细化,覆盖申请资质、流程、储备资产、反洗钱措施及过渡期安排;
- 稳步推进稳定币合规化发行,标志行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 初期牌照发放数量有限,重点支持具备跨境支付及真实资产支持场景的企业;
- 政策落地带来机遇同时伴随监管推进以及竞争风险,投资者需理性权衡;
辅助图像增加了报告的权威感与传播便利,但缺乏财务图表和具体数据支撑。整体来看,该份研报具备较强的政策解读价值,适合作为稳定币监管环境和市场前景的专业参考。对投资者而言,关注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的审批动向和业务场景发展将是核心关注点。[page::0,1,2]
---
参考
-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运营组,《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2025年7月30日发布[page::0]
- 刘欣琦、孙坤,国泰海通证券,《监管细则落地,稳定币申牌在即——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发行相关监管文件的点评》,2025.07.30[page::1]
- 附图与二维码,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公众号[page::2]
---
总结字数约1700字,详尽涵盖报告内容,完整分析关键章节、图片与风险,解释专业名词,结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