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汽车石金漫】行业点评丨抵制价格战破除内卷,出口带来新增长——中央政治局会议行业点评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深入点评汽车行业面临的内卷竞争问题和利润率压力,强调通过抵制价格战以促进创新驱动,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动出口增长的新机遇,预计行业将持续向头部集中,海外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潜力显著 [page::0][page::1]。
速读内容
反内卷竞争与行业利润下降趋势 [page::0]

- 2022年至2025年前四月,汽车行业利润率由5.7%下降至4.1%,利润减少带来供应链及经销商压力。
- 多家车企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以内,减轻供应链资金压力。
- 工信部加强对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安全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出口增长与新能源汽车驱动力 [page::0]
- 2025年1-6月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8%,预计全年出口780万辆,增长22%。
- 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核心,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强,满足全球碳中和政策推动的市场需求。
- 汽车出口均价持续上升,产品高端化明显,发达国家市场开拓具备空间。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page::1]
- 行业智能化研发投入增多,品牌效应依赖增强,预计行业向龙头头部集中。
- 风险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当地市场法律及文化适应风险、全球汽车需求波动等。
深度阅读
【银河汽车石金漫】行业点评报告详尽分析
——抵制价格战破除内卷,出口带来新增长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银河汽车石金漫】行业点评丨抵制价格战破除内卷,出口带来新增长——中央政治局会议行业点评
- 作者:石金漫、秦智坤、张渌荻
- 发布机构: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25年7月31日
- 研究主题:中国汽车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聚焦行业竞争态势、利润变化及出口增长
报告核心论点与信息传递
报告核心聚焦在中国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内卷式”价格战及利润率下降问题,通过政策及行业自律反内卷,推动市场良性竞争。同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扩展带来的新增长机遇,尤其通过技术创新及国际双碳政策红利,叠加出口均价提升,推动行业结构升级和整体利润优化。
这一观点凝聚于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指引,提出行业应抵制恶性竞争,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同时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方针。
整体态度积极,呈现中国汽车行业从价格战困境向技术驱动、创新驱动及出口拓展转型的趋势,对头部车企有较强投资吸引力,行业未来向头部集中。评级体系下,行业处于中性至偏正面趋势,未设具体目标价,强调结构性机会。
---
2. 逐节深度解读
---
2.1 报告导读及核心观点
关键论点与信息:
- 反内卷竞争:7月多个政府部门集中发声抵制汽车行业内卷式价格战,反对恶性竞争。
- 利润率趋势:2022至2025年前四月,行业整体利润率从5.7%下降至4.1%,说明行业盈利正承压,但产量保持稳定,资金链和现金流考验加剧。
- 供应链环境改善:部分车企承诺供应商账期缩至60天内,缓解供应商资金紧张,强化产业链稳定。
- 监管收紧技术门槛:工信部对新能源相关技术提出更严格规范,推动车企由低价竞争向技术创新竞争转型。
- 强力对外开放及出口增长: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住外贸外资底盘,推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扩张。
- 出口数据亮眼:2025年1-6月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8%,全年预估出口780万辆,同比增长22%。
- 出口结构优化与均价提升:出口产品向高端化倾斜,目标市场逐渐聚焦海外成熟市场,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驱动力。
支撑推理与假设:
- 利润率下滑虽显警示,但产销量未减表明市场需求仍在,利润压力主要源于价格战及成本上升。
- 缩短供应商账期举措体现产业链上下游共赢策略,旨在维护供应链稳定和整体盈利能力。
- 新技术监管加严,意图提高安全和技术门槛,防止低质低价产品扰乱市场,促进长期健康发展。
- 结合国际碳中和目标,新能源汽车受到政策支持,推动出口成长。
- 出口均价上升体现产品附加值提升,意味着品牌和技术实力增强,市场空间向中高端市场拓展。
---
2.2 财务数据与行业关键指标解读
下表总结了2022年到2025年1-4月的行业财务数据:
| 年份 | 利润率 | 营业收入(万亿元) | 同比增长 | 营业成本(万亿元) | 同比变化 | 利润(亿元) | 同比变化 |
|------------|---------|--------------------|----------|--------------------|----------|--------------|------------|
| 2022年 | 5.70% | 9.29 | 6.8% | 7.9833 | 7% | 5319.6 | 0.6% |
| 2023年 | 5.00% | 10.1 | 12% | 8.8 | 13% | 5086 | -5.9% |
| 2024年 | 4.30% | 10.647 | 4% | 9.3301 | 5% | 4623 | -8% |
| 2025年1-4月| 4.10% | 3.26 | 6.9% | 2.86 | 7.9% | 1324.5 | -5.1% |
数据解读与趋势:
-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年均收入同比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于2024年显著放缓。
- 成本增长快于收入:成本同比增长率始终高于收入增长率,尤其2023及2024年(13% vs 12%,5% vs 4%),造成利润率持续下滑。
- 利润下降趋势明显:2023及2024年利润同比均为负增长,2025年前4个月亦未止跌,显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
- 利润率持续下滑:5.7%下降至4.1%,大幅下跌预示利润空间紧缩,行业竞争可能加剧成本压力需关注资金链安全。
整体显示行业处于有一定压力的利润下滑区间,维持产销增长的同时,如何透过创新和出口改善效益成为核心课题。[page::0]
---
2.3 会议精神与政策导向分析
-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政策方向,强化“反内卷”和“打造统一大市场”调控意见。
- 产业政策正从简单的规模扩张、价格竞争向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转型。
- 监管层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加大安全标准和认证力度,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 对供应链资金保障动作体现了对行业可持续经营的关切,减少内卷导致的恶性倒逼。
-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突出新能源汽车出口优势,预计下半年政策将加大对新能源出口支持力度。
---
2.4 出口与海外市场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及整车出口总量348万辆,年增18%,全年预估778万辆,保持高速扩张,显著超过大部分传统国际汽车出口国。
- 出口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出口量提升明显,与国内市场的逆季节销量变化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出口市场为重要增量来源。
- 自主品牌海外潜在市场体量巨大(1000~1500万辆),仍有相当空间未被充分开发。
- 新能源汽车以智能化、成本及技术领先力为核心竞争力,走向高端出口市场,推动出口均价上升。
- 发达国家碳中和政策倒逼消费升级,新能源替代燃油车趋势强化,出口市场结构改善,有望带来长期稳定增长[page::0]。
---
2.5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 行业智能化及技术驱动将持续释放研发投入需求,未来行业兼并整合、品牌及核心技术导向的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 出口带动品牌效应提升,出口优势凸显,有望提高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及市场地位。
- 预计新能源汽车出口和智能化将带动行业加速头部集中,建议关注龙头车企及具备出口优势的标的。
风险提示:
- 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环境易变化,影响出口及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产能扩张面临文化差异、当地法规、环保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成本和合规压力。
- 全球汽车销量整体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波动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等均可能对需求形成冲击[page::1]。
---
3. 图表深度解读
---
3.1 行业利润率及财务指标变化表
该表展示了2022年至2025年前4月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利润额变动情况。
- 利润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5.7%下降至4.1%)。
- 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已放缓。
- 营业成本增长速度普遍高于收入增长,说明成本控制压力大。
- 利润额整体呈下降趋势,盈利能力承压。
此表充分佐证了报告中关于利润压力的阐述,说明汽车行业在产量增长与成本扩张之间陷入利润压缩怪圈,同时印证了行业内卷与资金链紧张的实际困境。
3.2 其他关键图像
报告附带的图片和图像主要是研究团队成员与机构标志,无法提供额外数据解读。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具体涉及个股或行业整体的估值模型计算,如市盈率(P/E)、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或现金流折现(DCF)等估值方法的详细应用解析。
不过,报告通过利润率与财务数据的趋势分析间接提示未来利润改善将是提升估值的关键,对于行业头部企业,投资逻辑基于其在出口增长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预计他们具备更高估值弹性。
---
5. 风险因素评估
- 国际贸易风险: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政策阻碍可能影响出口稳定性,尤其高端市场准入门槛严格。
- 产能海外扩张的多重不确定性:包括文化适配难题、法律法规复杂性、环保和合规成本增加。
- 全球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全球汽车行业潜在过剩产能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变化可能拖累销量。
报告虽指出风险,但未详细量化概率和缓解措施,暗示行业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和政策动态,以应变策略应对风险。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报告强调行业“反内卷”转向技术创新,但对汽车行业利润率压力的根源解析略显笼统,未深入拆解成本增速快于收入的具体构成(如原材料价格、研发费用、物流成本等)。
- 出口高增长数据积极,但出口风险提示相对简单,未详述海外竞争格局、政策壁垒及汇率波动等微观风险,略显保守。
- 投资建议聚焦头部集中趋势,可能低估中小车企在细分市场创新和区域扩张的潜力。
- 估值部分缺失,未给出具体行业或个股目标价或估值区间,限制对投资决策的直接参考价值。
- 报告显示利润率从5.7%降到4.1%,但营业收入实际增长,说明盈利结构和品质变化显著,这方面解析较为简略,未来可考虑更深入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流质量研究。
---
7. 结论性综合
本报告以中央政治局最新会议精神为指导,聚焦中国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内卷式”价格战和利润率持续下滑的困境,系统分析了行业的政策环境、财务表现及发展动力。报告清晰传递出:
- 政府与行业加大力度抵制恶性价格竞争,推动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大市场环境,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逐步破除内卷困局。
- 供应链资金压力缓解措施及监管层加强新能源技术安全标准,将促进产业链健康生态,改善长期盈利能力。
- 新能源汽车产能和技术优势显著,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出口均价和高端化程度提升,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和利润改善的突破口。
- 财务数据显示行业营业收入虽然放缓,成本增长压力导致利润率持续下降,行业整体盈利压力不容忽视。
- 出口市场广阔,尤其海外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成为未来竞争焦点,头部企业将受益最大,带动行业持续向龙头集中。
- 投资建议强调头部企业优势及智能化加速,风险因素主要包含国际贸易环境及海外产能不确定性,提示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波动及政策调整风险。
综上,报告认为中国汽车行业处于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关键期,未来依赖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结合出口扩展,有望摆脱内卷困局,实现更高质量持续发展。[page::0, page::1, page::2]
---
附图示例

---
# 本次分析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