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择时周报20250620】市场继续震荡 看多大盘、价值风格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围绕DTW相似性择时模型与外资择时模型的最新信号和样本外表现展开,结合量价相似性和估值比的风格轮动模型,当前看多大盘与价值风格。DTW择时模型样本外累积绝对收益20.19%,最大回撤21.32%,外资择时多头策略年内收益28.13%,最大回撤8.32%,表明两模型均展现较好择时效果,为投资组合的技术择时提供有效支持和风险控制依据[page::0][page::2][page::3][page::4].
速读内容
技术择时模型最新信号及市场观点 [page::0]
- 本周沪深300指数震荡下跌0.51%,大盘和价值风格继续占优,未来一周以上证50、红利低波100、科创50等看多。
- DTW择时和外资择时模型均给出积极信号,量价相似性和估值比风格轮动模型看多大盘价值板块。
- DTW择时模型自2022年11月以来实现绝对收益20.19%,超沪深300指数18.08%,最大回撤21.32%。
- 2024年以来外资择时多头策略绝对收益28.13%,最大回撤8.32%。
DTW择时模型样本外表现及信号回顾 [page::2][page::3]


- 策略基于历史行情序列的相似性筛选,计算加权平均涨跌幅及波动率形成交易信号。
- 2024年以来共切换12次信号,累计沪深300绝对收益18.45%,超额收益4.86%,交易胜率58.33%,盈亏比2.93。
- 样本环境对模型影响较为显著,三季度受政策冲击出现回撤,但整体超额收益稳定。
外资择时模型时间序列表现及策略框架 [page::3][page::5]


- 基于富时中国A50期货与南方A50ETF价格升贴水和背离指标构建多个子信号,最终复合形成外资择时信号。
- 全样本年化收益多空策略18.96%,多头策略14.19%,最大回撤分别25.69%和17.27%,日胜率约55%,盈亏比均超2.5。
- 2024年以来样本外多头策略绝对收益28.13%,最大回撤8.32%,策略表现较为稳健。
DTW择时策略技术细节及改进算法优势 [page::4][page::5]


- 采用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代替传统欧氏距离度量时间序列相似性,有效避免锁步错配导致的匹配误差。
- 引入改进DTW算法,结合边界限制条件,克服传统DTW算法过度弯曲的“病态匹配”问题,提高择时信号稳定性。
- 通过筛选历史相似行情片段计算未来涨跌幅及波动,形成加权交易信号,搭建精细化的量价择时策略。
深度阅读
【技术择时周报20250620】市场继续震荡 看多大盘、价值风格—详尽分析报告
---
1. 元数据与概览
- 报告标题: 《技术择时周报20250620》
- 作者及研究团队: 招商定量研究 招商定量任瞳团队
- 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2日
- 报告主题: 以DTW择时模型、外资择时模型等量化技术择时工具为核心,对沪深及相关市场进行技术择时分析,重点聚焦大盘指数、风格轮动,展望未来市场行情。
- 核心论点与观点:
- 当前市场震荡,沪指小幅下跌0.51%,但大盘及价值风格表现相对强势,符合择时模型早前观点。
- DTW择时模型及外资择时模型共同发出多头信号,特别是在上证50、红利低波100和科创50指数上继续看多,而中证500、中证1000维持中性态度。
- 风格轮动模型基于量价相似性和估值模型继续看多大盘、价值风格。
- 择时模型表现稳健,2022年11月以来DTW择时模型样本外绝对收益为20.19%,外资模型2024年多头策略绝对收益逾28%,最大回撤均控制良好。
- 总体判断未来一周市场继续震荡,但维持对大盘和价值风格的看多态度。
---
2. 逐节深度解读
2.1 技术择时模型最新信号
- 关键论点总结:
主要通过三个量化择时模型——基于DTW(动态时间弯曲)算法的量价相似性择时模型,外资择时模型和经典鳄鱼线择时模型等,提供对各种指数的当前交易信号。
- 具体信号解读(表格摘要):
- 沪深300无信号,保持观望。
- 上证50连周乐观信号,表明近期对大盘指数的多头趋势认可。
- 中证500及1000维持中性或空头信号,中小盘态度相对谨慎。
- 创业板指数无有效信号。
- 科创50、红利低波100、机器人等行业指数乐观。
- 大小盘轮动模型均偏好大盘,成长与价值风格轮动偏好价值。
- 国际市场部分指数如标普500,道琼斯乐观,纳斯达克无相似片段信号。
- 作者推理依据:
通过多个模型定期更新的系统信号组合,驱动对各指数的择时判断,兼顾国内外资本流动结构和市场量价关系。
---
2.2 DTW择时模型与外资择时模型表现回顾
- DTW择时模型简介:
- 基于时间序列相似性思想,利用DTW算法筛选历史行情相似片段,结合5日/1日后走势加权平均计算预测涨跌幅,为交易信号基础。
- 为避免传统DTW算法中“过度弯曲”导致的错配,引入改进DTW算法(如Sakoe-Chiba和Itakura边界限制),提升信号精确度。
- 表现数据点解析:
- DTW模型2022年11月以来样本外绝对收益20.19%,相比沪深300超额18.08%。
- 最大回撤21.32%,主要集中在2023年三季度,受宏观政策突变影响。
- 2024年以来,DTW策略在沪深300的年内绝对收益18.45%,超额4.86%,交易胜率超过58%,盈亏比接近3倍。
- 外资择时模型亮点:
- 基于境外A50指数资产(新加坡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南方A50ETF)价格的升贴水与背离指标构建信号。
- 2014年至2024年样本内年化收益多空策略18.96%,多头策略14.19%。
- 最大回撤分别为25.69%和17.27%,日胜率近55%,盈亏比均超2.5。
- 2024年样本外多头策略绝对收益28.13%,最大回撤仅8.32%,表现优异。
- 逻辑说明:
- DTW模型充分运用历史走势相似性,提供基于技术面趋势的量化择时信号。
- 外资模型强调境外资本行为信息,是对外资真实交易情绪的反映,弥补纯技术模型在宏观突变时滞的不足。
---
2.3 DTW算法及外资择时策略机制详解
- DTW择时模型核心机制:
- 量价时间序列作为“当前行情序列”,与历史行情序列通过DTW距离进行比对,选择出若干历史相似片段。
- 利用历史相似片段后的5日或1日收益,计算加权平均涨跌幅,衡量未来走势概率。
- 标准差协同形成信号强度阈值,低于阈值则无效信号。
- 传统欧氏距离与DTW距离对比:
- 欧氏距离为锁步匹配,可能误判时间节点不完全一致的走势。
- DTW允许时间序列在时间轴上弹性伸缩,解决时间错配问题,结果更贴合真实走势相似度。
- 传统DTW算法存在“病态匹配”即过度弯曲问题,带来错误匹配噪声,改进算法通过边界限制避免此类问题,保持算法可靠性。
- 外资择时策略思路简述:
- 依托富时A50期货升贴水及价格背离、南方A50ETF价格背离两个核心指标,提炼三个子信号复合形成外资择时信号。
- 该策略捕捉外资资金流动的预警信号,关注跨境资本的买卖行为及市场预期。
---
3. 图表深度解读
3.1 图表1:DTW择时模型样本外表现跟踪(2022年11月至2025年6月)

- 图表描述:
图线显示DTW择时模型累计净值(深蓝色)、沪深300基准收益(橙色)及超额收益(阴影部分)。
- 数据趋势与解读:
- DTW模型从2022年11月开始显著优于基准,累计收益明显高于沪深300。
- 2023年三季度出现回撤阶段,反映宏观与政策突发对模型带来挑战。
- 自2024年初以来维持超额收益,表明模型在相对稳定环境下表现稳健。
- 意义:
表明DTW择时基于历史相似度的策略在中长期具备较强的超额收益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
---
3.2 图表2:2024年以来DTW择时模型历史信号趋势与业绩

- 图表描述:
红线为DTW择时策略净值,黄线为沪深300指数,背景色标记看多(红)与看空(绿)信号周期。
- 解读:
- DTW策略显著跑赢沪深300,尤其在看多周期内业绩优势突出。
- 看空周期背景下策略虽有调整,但仍保持一定幅度的收益并未完全跟随市场下跌。
- 信号切换共12次,反映模型适度动态调整,避免过度震荡。
- 联系文本:
支撑策略活跃度与盈利能力的正面论证,是作者重点强调模型优势之一。
---
3.3 图表3:外资择时模型累计收益(2014-2024年)

- 描述与解读:
- 累计净值稳步上升,特别是近年收益斜率明显提升。
- 外资择时信号多头策略和多空策略均优于沪深300基准,表明外资动向具备较高预测能力。
- 图片右侧显示年化收益、最大回撤、Sharpe比率等多项指标,均处于良好范围,风控表现优异。
- 意义:
该图是外资择时模型长期有效性的重要佐证。
---
3.4 图表4:2024年外资择时模型样本外表现

- 描述:
多头策略净值持续上行,显著跑赢沪深300,最大回撤控制在较低水平。
- 解读:
展示了外资择时模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及稳健性。
---
3.5 图6-11:DTW算法说明图
- 图6展示了DTW择时策略主要步骤,即通过匹配当前与历史行情序列得到权重及涨跌幅计算交易信号。
- 图7和图8对比欧氏距离与DTW距离的匹配卓越性,表明DTW更擅长金融时间序列的弹性匹配。
- 图9揭示传统DTW算法误匹配问题,图10、图11介绍利用边界约束改善算法,提升模型准确性。
这些图形辅助理解该择时模型的技术原理及改进逻辑。
---
3.6 图12:外资择时策略框架图
展示外资择时模型如何通过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和南方A50ETF的升贴水及价格背离指标合成外资信号,体现了多信号、多资产复合的设计思路。
---
4. 估值分析
报告主要聚焦量化择时信号及策略表现,对传统估值方法(如DCF、市盈率等)无具体涉及,主要通过技术面和外资动向信号直接指导市场趋势判断,而不是单纯基于企业基本面估值。
---
5. 风险因素评估
- 模型失效风险: 历史表现不构成未来的保证,宏观政策突变(如2023年三季度示例)可导致择时信号失灵。
- 模型固有缺陷: DTW算法可能存在时间序列错配等技术风险,虽引入改进算法仍无法完全消除。
- 市场波动: 高频交易胜率及盈亏比虽良好,但在极端市场环境中可能降低有效性。
- 信息限制: 外资择时模型依赖相关联资产的市场反应,若外部资本行为发生根本变化,模型需及时调整。
- 披露完善性不足: 报告未给出具体风险发生概率,仅附带免责声明。
---
6. 批判性视角与细微差别
- 模型依赖历史相似性,未来极端事件影响难以预知,存在潜在盲区。
- 举例2023年三季度政策突发即造成信号失效,显示模型对政策敏感度不足,缺少宏观事件的即时纳入机制。
- 择时信号中部分指数无有效信号,反映模型覆盖有限或市场信息不足。
- 报告整体立场较为积极,持续看多大盘价值风格,但缺少对潜在下跌风险的深刻讨论,存在一定乐观偏倚。
- 图表中部分信息分布广泛,细节的统计方法和边际条件未详尽披露,影响信号透明度和复现性。
---
7. 结论性综合
本次《技术择时周报20250620》围绕基于DTW距离的量价相似性择时模型和外资择时模型两大核心量化技术模型,全面提供了当前沪深市场及相关指数的多空信号判断。通过详实的历史业绩回顾,报告验证这两种模型在样本内外均表现优异,尤其是外资择时多头策略在2024年以来的超额收益显著且最大回撤控制出色。
具体来看:
- DTW择时模型凭借弹性时间序列匹配技术,有效捕捉历史行情结构,相比传统指标具备更科学的择时逻辑。最新信号显示大盘指数尤其是上证50继续处于多头,有力支持市场稳健反弹预期。
- 外资择时模型有效利用境外联动资产的升贴水与价差背离等信息,深刻反映外资资金流向对A股的影响,2024年业绩表现优异,体现外资动向为内地市场提供重要风向标。
- 风格轮动上,量价相似性结合估值比的模型一致看多大盘、价值风格,符合当前市场震荡中稳健资产受青睐的趋势。
- 风险提示明确,模型面对宏观突然变化仍存在失效风险,投资者应注意适度分散配置并结合宏观基本面。
- 图表辅助提供了详尽的模型验证数据与算法机制说明,增强报告专业性和可理解性。
综合来看,报告立场鲜明,确认在当前和短期市场环境下,继续看多大盘和价值风格的技术择时策略较为合理。投资者可以结合该报告提供的择时信号进行动态资产配置调整,但仍需警惕政策及突发事件的影响风险。
---
参考溯源
- 技术择时模型及择时信号详述[page::0],[page::2],[page::4],[page::5]
- 择时模型历史表现与图表回顾[page::1],[page::2],[page::3]
- DTW算法细节及改进[page::4],[page::5]
- 外资择时策略构建逻辑与表现[page::1],[page::3],[page::5]
-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page::1],[page::6]
---
综上,本报告具有强实证基础和理论创新价值,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择时信号支持,特别是在大盘及价值风格把握方面具有较高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