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 preference in mutual fund portfolios in India during Covid-19 – A study
创建于 更新于
摘要
本报告基于2013年至2021年印度股票型基金的持仓数据,采用距离加权法测算本地偏好(Local Bias),重点比较了疫情前(2019年)和疫情期间(2021年)的投资行为。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印度基金显著增加对海外股票的配置,尤其是对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的投资比例从疫情前的40%-65%升至80%以上,导致本地偏好急剧下降(即加大远距离投资)。该现象主要受美国大幅降息及科技股盈利提升推动,基金经理在疫情期间远距投资获得超额收益。疫情后,受印度监管限制,海外股票占比有所回落。本地偏好在不同市值基金类别中均无显著差异,且2021年近距离投资基金反而表现逊色于远距离投资基金。该研究为印度新兴市场基金地理多元化及疫情期间跨境投资提供了实证参考。[page::0][page::2][page::13][page::14][page::16][page::19][page::22][page::23]
速读内容
1. 印度股票型基金本地偏好测算(2013-2021年) [page::13][page::14]

- 本地偏好通过基金持仓与基准指数股票总部地理距离加权差异计算。
- 2013-2019年,本地偏好(价值加权)维持约-8%至-15%区间,疫情期间2021年急剧下降至-49%。
- 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基金对海外股票配置占比由0.24%增至1.32%。
2. 排除海外投资后国内股票型基金本地偏好变化 [page::15]

- 去除海外持仓的基金,本地偏好呈逐年递减趋势,2021年约-11.5%,疫情期间基本持平。
- 说明疫情期间本地偏好急剧下降主要由海外股票配置增加导致。
3. 疫情期间主要股指涨幅与利率影响分析 [page::15]

- 疫情期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急剧下调,引发科技股(纳斯达克Composite)大幅上涨(100%涨幅)。
- 印度Nifty 50涨幅87%,远低于纳斯达克,反映科技股吸引力强。
4. 基金海外持仓中纳斯达克科技股占比情况 [page::16]

- 印度基金海外持仓中,纳斯达克科技股占比疫情前约40%-65%,疫情后升至80%以上。
- 2022年起海外持仓占比有所回落,受印度监管设定7亿美元行业总限额影响。
5. 不同市值基金本地偏好趋势分析 [page::17][page::18]


- 大盘、中盘、小盘基金2021年前后均无显著本地偏好。
- 与传统文献不同,基金规模与本地偏好无明显相关性。
6. 本地偏好与基金净收益关系(2019 vs. 2021)[page::19]
| 时间 | 分位数 | 平均LB(投资国内外股票) | 净收益 | 平均LB(仅投资国内) | 净收益 |
|-------|-------|-----------------------|--------|-------------------|------|
| 2019 Q1 | -126% | -2.3% | -89% | -3.9% |
| 2019 Q4 | 24% | 1.9% | 25% | 2.0% |
| 2021 Q1 | -188% | 8.5% | -69% | 6.0% |
| 2021 Q4 | 17% | -3.4% | 18% | -2.9% |
- 2019年,投资离本地较近的基金表现更好,符合经典本地偏好增益结论。
- 2021年,投资远距离(含海外)基金获得显著超额收益,受疫情疫情科技股行情影响。
- 国内基金同样趋势,远距离投资回报优于本地投资。
7. 研究结论与实际启示 [page::22][page::23][page::24]
- 疫情推动印度基金海外投资,尤其纳斯达克科技股。
- 本地偏好受宏观经济与政策限制影响显著,基金经理决策超越地理距离因素。
- 研究为基金监管、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度量地域多元化工具及投资行为参考。
深度阅读
金融研究报告详尽分析报告
报告题目:《Local preference in mutual fund portfolios in India during Covid-19 – A study》
作者与机构: 报告未明确具体作者,基于多篇参考文献,由经济学金融领域研究人员完成
发布时间及数据截止时间: 包含2024年数据(如外国股票占比至2024年),分析时间跨度2013年至2021年重点,特别关注2019年(疫情前)与2021年(疫情期间)
主题: 印度股票型共同基金(MF)组合中的本土偏好(Home Bias/Local Bias)现象,尤以Covid-19疫情期间该偏好变化为核心,涵盖机构投资者的地域投资偏好、投资组合多样化、以及收益表现
---
1. 报告概览及核心论点
本报告围绕“本土偏好”(Home Bias/local bias)这一领域,系统研究了印度股票型共同基金在疫情前后持仓的区域偏好变化,特别分析了疫情期间是否出现本土偏好的增强或减弱。报告基于Markowitz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及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指出理论上跨国资产配置应根据全球市值比例分散持有,但现实中普遍存在国内资产过重的“本土偏好”。
关键结论如下:
- 2013-2019年印度股票MF呈现一定程度的本土(甚至本地)偏好,疫情前本土偏好较为稳定且无明显统计显著性。
- 疫情期间(2020-2021年),印度股票MF的本土偏好出现显著逆转,表现为大幅增加对海外股票(尤其是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的配置,导致负本土偏好指标(代表偏好远距离/国际投资)。
- 疫情期间,因美联储大幅降息释放流动性及科技股盈利能力提升,美国科技股暴涨,成为印度股票MF大幅加码海外股票的关键动因。
- 投资于科技股及海外股票的基金2021年获得了显著优于本土投资者的正超额回报。
- 疫情后,受印度监管机构对海外股票投资额度限制,相应的海外投资比例有所下降,本土偏好指标趋于收窄。
- 不同市值类别基金(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偏好,且与现有文献中“大盘股本土偏好较低”的结论部分不符。
此报告以详尽数据支撑论证,采用基于距离的本土偏好度量方法,并结合收益表现做了初步的绩效关联分析,填补了印度及新兴市场对于疫情期间本土偏好变化的研究空白。
---
2. 报告结构与章节解读
2.1 引言与问题背景
- 介绍了国际多样化投资的理论基础(Markowitz组合理论、ICAPM),指出现实中投资者的持仓结构严重偏向本土资产(Equity Home Bias),并区分了“本土偏好”(国家范围内)与“本地偏好”(地域层面更局限)[page::0,1]。
- 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因距离造成的)在本土偏好形成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虽然全球金融一体化与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了部分障碍,但本土偏好依旧存在,尤其在新兴市场更为显著。
- 坚持报告定位于印度市场,强调该市场的经济地位提升(印度权重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由8.2%升至14.5%)与共同基金行业快速增长,为研究疫情期本土偏好提供背景 [page::2]。
2.2 文献回顾
- 综合回顾了本土偏好的经济及行为学解释,包括交易成本、资本管制、汇率风险、监管环境等经济因素,及信息优势和地域接近性的影响。
- 文献同时涉及危机时期投资者行为变化,往往偏向“回归熟悉”加剧本土偏好,然而COVID-19疫情期间出现了特殊现象,即疫情同时导致远端科技股暴涨,因而投资流向出现异动。
- 强调本土偏好在不同规模股票上的表现差异,早期研究认为大盘股本土偏好较低,但印度数据未呈现显著差异。
- 本土偏好与基金绩效关系中,强调基于地理接近性投资的基金经理通常能获得异常收益,信息优势是关键机制。报告中明确本研究仅作初步绩效对比,未深入因果分析。
2.3 研究方法
- 使用基于地理距离的方法量化各基金组合的本土偏好,计算基金投资地理距离与基准指数中各股票地理距离的加权平均差,形成Local Bias指标。
- Local Bias > 0表示偏好近距离投资,< 0表示偏好远距离或国际投资。采用等权和价值权重两种方式得出指标。
- 利用四分位法将基金根据本土偏好划分为四组,比较各组的净表现差异。
2.4 数据来源与样本
- 选取2013年至2021年印度股票型基金样本,涵盖90%以上AUM,超过1000个基金方案,集中于10月的数据以实现跨年比较一致。
- 考虑印度市场缺乏完全资本账户自由,海外投资额度受监管限制(行业总额7亿美元,单一基金1亿美元)。
- 基准统一采用国家证券交易所(NSE)指数,避免BSE指数缺乏公开数据缺陷。
2.5 实证结果
2.5.1 全体基金本土偏好趋势及国外投资比例
- 2013-2019年,基金整体偏向本土(Local Bias为负,-8%至-15%区间),统计上无显著偏好。
- 2020-2021年间,本土偏好急剧转向负值扩大至-49%,对应海外股票占基金资产的比例由0.24%上升至1.32%(绝对额由18亿元增至170亿元印度卢比)[page::13,14]。
- 去除投资海外股票基金,仅看纯本土股票基金,数据变化较小,增长缓慢,表明整体本土偏好的急剧下降主因是海外股票增加,使基金在地理距离上更远。
2.5.2 美国科技股上涨推动因素
- 疫情期间,美联储两次大幅降息150个基点,市场利率下降。(图表示范了NASDAQ指数从8325点涨至15448点,涨幅达100%,远超其他指数)[page::15]。
- 科技股收益提升来源于疫情促进的远程办公和数字服务需求爆发,提升科技公司盈利,驱动股价上扬。
- 海外投资中纳斯达克科技股占比从2019年前的40%-65%飙升至2021年的80%以上,表明基金加仓高比例科技股。
- 2022年至2024年,海外投资占比有所回落,主要由于监管层面7亿美元总额度临近封顶,基金抑制新增海外股票投资。
2.5.3 不同市值基金的本土偏好对比
- 依据基金投资的市值类别(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本土偏好波动波动性大,且多数年份无统计显著的本土偏好表现。
- 大盘股基金本土偏好普遍较小,但仍未达到显著水平。
- 结论与国际研究有所不同,显示印度基金经理的投资距离偏好不明显受投资标的规模影响。
2.5.4 本土偏好与基金绩效初步对比
- 2019年(疫情前),本土偏好正向显著,投资地域更近的基金净收益更高(第一四分位负向LB基金净亏损2.3%,第四四分位正LB基金净盈利1.9%)。
- 2021年(疫情期间),趋势逆转,偏远(甚至包含海外)投资基金获得高额正回报(第一四分位负LB基金净收益8.5%),而本土偏好较高的基金出现亏损(第四四分位正LB基金净亏损3.4%)。
- 投资结构解释方面,由于不同板块公司地域分布不同(银行多设在孟买,与MF总部相近,中枢科技公司多在班加罗尔,央企总部集中在德里),板块表现差异直接影响区域偏好收益关联。
- 例如2020-21年IT和CPSE指数涨幅分别达73%和71%,银行指数仅29%,MF倾向投资科技板块的表现优于银行,从而体现出区域投资距离与收益的差异关联。
---
3. 图表与数据详解
图表1(Page 14)- 全部基金本土偏好趋势
- 蓝色条形代表本土偏好(等权重),橙色代表价值加权本土偏好,灰色折线代表基金中海外股票占比。
- 2013-2019年蓝橙线保持在-10%至-15%负区间,灰线(海外比例)极低。
- 2020开始本土偏好指数显著下降(负值增加),对应灰线上涨至1.3%,显示海外股票投资激增。
图表2(Page14)- 只含国内股票基金的本土偏好趋势
- 蓝橙条形总体稳定,2021年仍在-10%至-15%区间,变化平缓,显示非海外股份基金本土偏好无大幅波动。
图表3(Page 15)- 主要指数疫情期间涨幅
- 对比NASDAQ、Dow Jones、NIFTY 50三大指数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涨幅。
- NASDAQ涨幅最高达100%,显著推动海外科技股配置资金的吸引。
图表4(Page 16)- 纳斯达克在海外股票中的占比趋势
- 蓝色柱体现海外股票占基金AUM比例,橙线显示纳斯达克股票占海外股票比例。
- 2021年纳斯达克占比达82.9%,2022-2024年维持高位,反映持续重仓美国科技股的策略。
图表5a、5b(Page 17-18)- 不同市值基金本土偏好分类趋势(等权和价值权重)
- 显示大盘股基金本土偏好低于中小盘基金,三者近年波动但未显示显著本土偏好趋势,符合统计非显著结论。
---
4. 估值分析
本报告未涉及公司估值模型的具体应用,主要采用的金融计量方法为“本土偏好(Local Bias)”指标计算。该指标基于基金持仓股票总部与基金管理公司地理距离与基准权重的加权差异,反映基金相较于市场基准的距离偏好。
---
5. 风险因素和限制
- 印度资本账户尚未完全自由化,基金海外投资额度有限制,短期内限制了海外资产配置指数的进一步调整。
- 研究未进行基于多因素的回归分析,避免了对因果推断的过度解读,仅限于描述性和初步相关验证。
- 疫情特殊背景推动了美国科技股的异常收益,未来外部经济政策及市场结构变化可能影响本土偏好和收益表现的关联性。
- 不同基金投资组合中行业结构差异较大,对地理距离的解释存在混淆,影响“本土偏好”指标的归因解释。
- 数据以单月快照(10月)为主,未对全年度变动和季节性波动做深入探讨。
---
6. 审慎视角及细微差别分析
- 报告虽采用总部距离衡量基金地理偏好,然而总部位置未必准确反映基金实际调研及信息获取地,存在指标局限。
- 疫情中本土偏好转向投资远端(海外)主要受经济大环境驱动(低利率与科技股盈利),可能并非信息优势而是趋势追随,报告对此保持谨慎,仅做初步观察。
- 报告作者强调因果分析尚需后续研究支撑,避免了对非常态数据时期的过度解释。
- 与国外已有文献相比,印度MF本土偏好与市值类别关系不明显,提示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投资行为差异,可能受到印度特定的监管/市场环境影响。
---
7. 结论性综合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印度股票型共同基金从2013年至2021年(重点2019年前后疫情时期)的“本土偏好”趋势及其与基金绩效的关联。结论显示,疫情期间基金投资行为发生显著转变,表现为大幅增加对海外股票(尤其是美国纳斯达克科技股)的配置,造成本土偏好指标的大幅负向转变。该现象背后的驱动力主要为美联储降息与科技股盈利改善促成的股价飙升,基金经理选择追逐高收益科技股超越传统的地理信息优势考量。疫情前,基金经理本土偏好与较好绩效相关,但疫情期间投资海外及远端区域的基金获得明显较高正超额收益,而本土偏好较强的基金则反映为负收益,这一转变为投资行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此外,监管限制严控海外投资额度,导致2022年后,无持续扩大海外配置趋势,表明政策环境对本土偏好有显著影响。大盘、中盘、小盘基金均未表现显著本土偏好,提示印度基金经理在配置决策中更依赖收益及宏观经济因素多于信息接近性。
该研究对资产管理者、监管者及投资者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在理解疫情等宏观经济冲击背景下资产全球配置动态、基金绩效及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未来研究应深入构建多因素模型,探索政策、行业及信息技术改革对本土偏好的动态影响。
---
参考文献提炼(部分关键文献)
- Markowitz (1952):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奠基
- French & Poterba (1991): 关于股权本土偏好的经典研究
- Coval & Moskowitz (1999, 2001): 关于地理距离与基金投资本土偏好的研究
- Kang & Stulz (1997): 公司规模与外国投资者比例关系
- Balasubramanian & Kumar (2023): 作者前期关于疫情期间全球各国股权本土偏好的研究
- Campbell & Ammer (1993)等:利率与股票收益的负相关关系
- Bhogaraju (2023)、Kovach (2020): 疫情期间科技股盈利与股价上涨
- RBI及印度资本市场相关数据发布机构报告
---
总结
本报告为印度股票型基金疫情期间本土偏好行为研究填补了实证空白,提供了基于地理距离指标的定量分析和行业结构收益分解,体现了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行为的复杂互动。报告既保持学术严谨,也具有现实政策与投资实践指导意义。
[page::0,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